• 14阅读
  • 0回复

一花独放不是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3
第8版(体育)
专栏:体育时评

  一花独放不是春
  萧 鸣
为了备战下个月开幕的第四十六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已开赴正定展开封闭集训。
  居安思危,一切从零开始,是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始终保持的优良传统。这次迎战即将来临的大阪世乒赛也不例外,乒乓球队以一个又一个警钟不断提醒着自己,告示着中国球迷:“形势不容乐观”,“参赛人数受限制”,“主力队员还不适应大球”,“男团冠军还在瑞典人手中”……中国乒乓球数十年长盛不衰,世界领先,这是中国体育的荣誉,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放眼世界乒坛,近几年却不那么景气,在欧洲及南、北美洲,乒乓人口出现萎缩,新秀寥寥无几,劲旅瑞典队“廉颇老矣”;在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乒乓球职业化举步维艰,乒乓球竞赛市场一点点被蚕食。长此下去,中国乒乓球队真要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振兴世界乒乓球运动,“乒乓王国”中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环顾当今体坛,美国篮球NBA,欧洲各大足球联赛,都在不遗余力地向外推广,实际上这也是欧美文化的一种推销与展示。中国乒乓球历经多年奋斗,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凝聚了不少可以升华为“乒乓精神”、“乒乓文化”的精神财富,为什么我们不能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体育文化推介到各大洲?不要怕教会了别人,削弱了自己的优势。巴西人敢于大力为亚洲国家培养足球少年,他们不担心“足球王国”的称号易主,我们也没必要总津津乐道于每次国际比赛都包揽金牌。
  中国乒协完全可以多办几处国际乒乓球培训中心(曾经有过,可惜很快无声无息消失了),甚至可开设国际乒乓球学院,为各国喜爱乒乓球运动的青少年提供深造机会和场所。我们应当容许更多的外国选手参与到中国乒乓球联赛中来,同时也让省市队伍运动员更多地走向国际赛场。加强内外交流,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提高,是繁荣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体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乒乓球界为此已做了不少工作,希望今后对外交流的大门更开放些,限制更少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