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香港与内地合作新契机——香港代表团审议“十五”计划纲要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3
第9版(两会特刊)
专栏:

  香港与内地合作新契机
——香港代表团审议“十五”计划纲要侧记
本报记者 周 庆 徐运平
连日来,香港团代表在审议“十五”计划纲要时谈论最多的是经济发展,大家围绕如何抓住机遇,加强与内地合作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表示要为“十五”计划的实施和现代化建设尽力,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香港特区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姜恩柱指出,国家即将实施的“十五”计划,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展现了新的前景。内地对香港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会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西部开发、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开放服务业等,都给香港提供了新的机遇,使香港在金融、贸易、航运、信息、资金和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香港经济的全面复苏和进一步繁荣,造福香港同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代表说,国家“十五”计划的实施,将给香港带来巨大的发展市场。
讨论中,代表们还具体论述了一些可操作的意见。杨耀忠代表提出应该改善深港两地陆路口岸管理,确保出入境的人流、车流快捷和方便。他建议加强深圳口岸的硬件、软件管理,推出“一地两检”制度,即在同一关卡,两地海关人员同时办公,互不隶属,以加快通关时间,并设立公众投诉委员会,进行监督。黄光汉代表说,中国加入WTO,经济将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内地的国有企业更有条件到香港集资、上市发行股票等,也会给香港带来金融方面的商机。李伟庭代表对水资源的利用提出建议。他说,在“南水北调”工程上马实施期间,可以先根据有关规划,搞一些配套或小型的水利工程,以减少流出国境的水量、特别是入海的水量,增加供水和用水量。
做好香港人大工作,对贯彻“十五”计划意义重大。代表团团长吴康民说,香港人大工作是“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代表们的活动以及代表们提供的建议和意见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届大会上,代表们集中了香港同胞对“十五”计划纲要的意见,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审议,还就参与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法治与德治结合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