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魂牵梦绕大草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3
第10版(两会纵横)
专栏:

  魂牵梦绕大草原
  本报记者 蔡小伟
  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已经10多天了。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界政协委员仁青安杰总是睡不踏实。他的心里一直在惦记着青海高原那数亿亩的天然草场。
  会议闭幕的那一天上午,仁青安杰找到了记者。他希望新闻媒体关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关注作为陆地生态的重要屏障——草地。
  仁青安杰所属的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在青海湖之南,土地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5256.78万亩,境内最高海拔5306米,最低海拔也有2160米。全州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退化草场和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已对黄河和龙羊峡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抓紧治理,不实行休牧育草,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将使本来已十分脆弱的江河源头生态链受到破坏。
  仁青安杰来到北京后,四处打听治沙育草的良方。3月5日,政协委员参观我国“863”计划15周年成就展,仁青安杰专往“农”字、“牧”字展区跑,虽然没有找到直接对青海治沙有用的技术,却也开拓了眼界,了解了当今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新知识,特别是怎样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基因技术来进行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
  在以后的几天,仁青安杰围绕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到的西部开发“十五”期间要着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内容,深入思考。查资料,找数据,跑北京的有关科研所,写了一份休牧育草、改善生态的提案。提案长达6000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到建设内容、投资概算、效益分析、管理体制,都十分详细,简直是一篇课题报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