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十五”腾飞的重要保证——“两会”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3
第12版(两会扫描)
专栏:热门话题

  “十五”腾飞的重要保证
——“两会”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蔡小伟 温红彦 丁 伟
直至今天,许多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和委员,还特意保留着今年2月20日的《人民日报》,并把它带进了“两会”会场。这天的报纸头版报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以此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的消息。“两会”期间,科技创新这一话题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科技创新 刻不容缓
  各国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这一观点得到了出席“两会”的全体代表、委员的赞同。
  工商联组徐冠巨委员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科技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科技竞争能力还不强。我们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后发优势,争取跨越式发展。来自浙江的人大代表张念慈说,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我们“十五”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这一点比过去任何一个“五年”都要显得突出。“十五”期间,我们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非常繁重,产业升级迫切,这都要靠科技创新来推动。
  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市长袁荣祥说,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哪个地方离开了科技创新,哪个地方的经济就会衰败;哪个地方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哪个地方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地方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是大有作为的,特别在为当地的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上,更有用武之地。来自内蒙古的人大代表乌云其木格说,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我们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农牧业、化工、稀土等领域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科技创新 体制领先
  科技创新的本身需要一种动力,动力来自何处?那就是科技体制改革。
  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农村的陈春英代表给记者讲了一个“农技人员赤脚下田”的故事。1999年,湖州市出台了一个政策,鼓励农技人员下乡、下村,承包农业技术攻关项目,并与自身利益挂钩。于是,农技人员纷纷下农村,向农户传授优质高产高效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不到一年,这个市的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产品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技人员也大得实惠。“这就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好处。”陈春英代表总结说。
  科技组钱景仁委员说,第一生产力需要动力,科技本身需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解决科研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改革。这几年国家对10个国家局所属242所科研院所实行了企业化体制改革,成效很大,希望能给予推广并且深化,以达到经费来源社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社会化。
  科技组顾慰庆委员说,科技进步,创新体制,企业是主体,但怎样真正使这个主体能发挥作用,我认为在体制改革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当前,以年度利润为企业主要考核指标的制度,造成了企业的短期行为,阻碍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对此要改革。科技组俞忠钰委员说,急功近利,浮躁之风,是科技界的大敌,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科研社会环境,保证科技人员能耐得住寂寞,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科技组郭广昌委员说,科技创新,新在哪里,新在“领先”,领先在哪里,领先在“有价值”,谁来评价价值,那就是市场。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
  科技创新 人才为本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组封云芳委员认为,我们国家如果不断有像吴文俊、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涌现出来,就能加快我们科技创新的步伐。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冯煦初和袁荣祥代表说,科技创新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张念慈代表说,我们要在人才的流动上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现在许多地方设立了科技人员创业园区,为一部分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创造了科技创新的条件,促进了部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五”期间我们要加以推广。要有人才的战略眼光,从中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同时要给青年学者机会,从各方面给青年创造技术创新的条件。还要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的方式为祖国服务。
  代表、委员们坚信,在“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一定会取得新的腾飞,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