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江泽民在参加江苏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团结带领群众抓好落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4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参加江苏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团结带领群众抓好落实
  本报北京3月13日讯 记者武卫政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分别参加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安徽代表团的全体会议。江泽民在讲话时指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地区协调发展,使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江泽民强调,现在大政方针已定,蓝图已经绘就,关键的问题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抓好落实,把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这次会议的精神变成全国上下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十五”期间的各项奋斗目标。
  在江苏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上,回良玉、吴瑞林、王宏民、苏定强、冯健亲、鞠宝才代表先后发言。代表们分别就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发挥科技人员在创新中的作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发展与面对入世要做的准备工作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看法。在安徽代表团的会议上,王太华、孟富林、赵树丛、徐立全代表分别就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农民增收减负和扶贫工作、改进作风等问题发言。列席会议的安徽省省长许仲林作了“关于安徽省‘九五’发展情况、‘十五’发展思路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发言。
  在认真听取江苏代表团的代表发言后,江泽民讲了话。他说,“九五”时期,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现代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你们要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泽民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地区协调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第一,要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方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加快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一是要紧紧抓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二是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成果,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全面繁荣文艺创作,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同时要强调以德治国,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第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脱离传统农业,转入工业和城镇。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要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规划和管理,因地制宜地向前推进。第三,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央已不失时机地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保持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经济社会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这也是一个长远大计。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必须控制人口总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和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农民减负与增收,是安徽代表团代表们发言时的热门话题。江泽民仔细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并不时在笔记本上做下记录。江泽民在讲话时指出,“九五”以来,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坚持不断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江泽民强调,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五”计划《建议》,到这次会议将要审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我们已经形成了新世纪之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现在,大政方针已定,蓝图已经绘就,关键的问题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抓好落实,把十五大、五中全会和这次会议的精神变成全国上下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十五”期间的各项奋斗目标。第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贯彻落实《建议》和《纲要》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在规划自身的发展时,既要了解研究国内外、省内外的发展趋势,更要研究分析自身优势、经济定位和发展路子,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新的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生产力水平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重要因素,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使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更有竞争力。第二,要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十五”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改革攻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改革和探索中积累经验,开拓前进。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小岗村的“大包干”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去年安徽又在全国率先进行税费改革试点,这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农村税费改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下定决心,把这项改革搞好。第三,要切实转变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要提倡讲实话、办实事、讲求实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好的作风,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就不会有扎扎实实的发展。第四,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需要把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动员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只有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参加了安徽代表团的全体会议。
  (附图片)
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安徽代表团全体会议上。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