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培养年轻干部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七论新形势新任务新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培养年轻干部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七论新形势新任务新作风
  本报评论员
  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蓝图,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培养大批年轻干部,这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十五”计划纲要时,形成了一个共识:要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就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能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着人民的幸福安康。进入新时期之后,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提出了包括“年轻化”在内的干部“四化”标准,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培养选拔能担当治党治国重任的年轻干部。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中央、地方、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对各级各类年轻干部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大大加强。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各项要求。当前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要让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年轻干部应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经过一定岗位的实践锻炼。但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还应具有治党治国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把握大局,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开展工作,不论国际风云怎样变幻,不论前进路上有多少困难,都能够从容镇静,应对自如。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各级组织越要把他们放到艰苦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古往今来,各种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大都是从社会基层开始,经过十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而成长起来、脱颖而出的。这是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我们要锤炼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也一定要这样做。
  二是要教育年轻干部要努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这是年轻干部在政治上成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党的老一辈干部,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现在我们的年轻干部,这方面锻炼比较少,又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不利影响和诱惑很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很不容易。现实生活中,已有为数不少的年轻干部,在这方面犯了错误甚至犯了严重错误。各级组织对年轻干部,越是有才华,越要压担子;越是重用,越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年轻干部,首先要想如何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多做贡献,千万不能计较自己的名利、地位、利益。现在,个别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没干几年,就急于上调;干工作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过多地考虑如何增加自己的名誉、声望。有了这样的思想,不仅工作干不踏实,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去搞一些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而且会想方设法地投机钻营,走到跑官要官的歪门邪道上去。我们的年轻干部,一定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是立党为公的,不论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都要踏踏实实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世纪形势喜人也逼人,新任务艰巨也光荣。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广的眼界,善于考察和识别干部,善于培养和选拔干部,善于使用和教育干部。年轻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到艰苦环境中锤炼自己,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实现“十五”计划,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锻炼成长,做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