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社区学院育通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4
第9版(两会特刊)
专栏:

  社区学院育通才
本报记者 王斌来
敲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代表的房门,桌上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和安在床头柜上的传真机透出主人的忙碌。作为知名的院士、科学家,朱清时代表关注的却是普及型教育。他说,根据“十五”计划纲要报告提出的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多种形式发展教育。当前,我国特别需要引进社区学院这种教育形式。
朱清时代表认为,我国需要建设顶尖的大学,培养一流的精英人才,这是对的。但是,旨在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社区型教育也不能忽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在人口包袱沉重的情况下,应多种形式办学,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这种教育的课程水平相当于中专或大专,着重进行“通才”教育,毕业生的知识面较广,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长远来看,社区学院是对未来的投资;从现实意义来看,社区学院是社会急需的。他举例说,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在精减乡镇干部和撤并乡镇方面大胆改革。但是,对无法胜任工作精减下来的干部怎么提高素质?另外,企业改革,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职工下岗,对这部分人如何培训?完全可以让他们到社区学院学本领,重新适应社会。
“社区教育关系子孙万代,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呼吁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记者临走时,朱清时院士仍不忘叮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