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中部发展话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6
第11版(两会纵横)
专栏:热门话题

  中部发展话前景
本报记者 王君超
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作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中部地区,如何在“十五”期间加快发展?
  “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来自中部的全国政协委员或谈思路,或提对策,或话优势,对“十五”期间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借西部机遇加快中部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鹤龄教授,一见面就向记者讲了一番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辩证法:“从我们的国情来看,西部大开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开发西部不等于不发展中部,而是呈阶梯推进,经济开发的重点从东向西转移,必然经过中部,从而给中部带来大的机遇。”他认为,中部地区一般都有较为丰富的矿产、气候和人文资源优势,比如安徽矿产丰富、人才荟萃、人们的市场意识较强,历史上就有“亦儒亦商”、“无徽不成商”的说法。“可以说,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因此,中部地区要抓住机遇,争取成为下一步的投资热点。”
  王鹤龄委员十分看好非公有制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他说,“近年来,个体私有经济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他透露,由于安徽省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一环,并出台了保护个体工商户的条例,促进了其超常发展。
  善用地区优势扩大对外开放
  民革中央委员、吉林省政协副秘书长肖善因委员说,中部地区大部分是农业省份,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制定发展策略,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比如吉林省是个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全省近800个粮仓仓仓爆满。“十五”期间,要靠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靠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他说,加快中部发展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进外资和港澳台的资金。“现在吉林利用台资出现好的势头,今年我去看过的几个台资企业,经营情况都很好。我对台资企业越看越有信心。”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传统产业升级
  民革中央委员、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单大年委员认为,如果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撑,作为服务于西部“跳板”的中部地区,就失去了应有的力度和弹性。他举武汉市的例子说,东湖开发区在光电子产业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上,已建成光电子产业基地,形成了一个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模式。现在,园区内光缆、光纤产品的工业产值可达100亿元,园内企业运用全新技术开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多模光纤,1/3销往美国。我国西部地区的光电子通信设备,大多是这里生产的,中部高科技对服务西部大开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为人才搭建大展身手的舞台
  “中部大发展,人才是关键。”民进中央常委、黑龙江省主委、黑龙江省副省长王佐书委员如是说。他形象地说:“引进一个项目不如引进一个人才,一个好厂长就是一个好厂子,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他说,吸引人才,还要留住人才。一方面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创造很好的用人政策和机制。作为人才大省的黑龙江,我们提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适当的优惠政策留人、以班子的形象留人。”有的委员则强调吸引“海外新移民”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通过我国留居海外的新移民牵线搭桥,对中部地区利用外资、引进大公司、发展大项目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制定出国人员回国定居创业和短期创业的相关政策,有计划地扩充海外学子创业园区。
  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强治理。”民盟中央常委、山西省主委、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聂向庭委员连续两年提案或反映社情民意,建议国家将山西列为全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省。他说,现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谈到治理的前景,他说:“省里‘两会’开完,我们信心十足,山西已将环境治理列入‘十五’八大工程之一,相信太原会再现碧水蓝天。”
  单大年委员强调,整治长江航运在加快中部发展、支援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长江航运亟待整治,以使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适应“十五”期间经济的快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