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梅庵寻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7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梅庵寻梅
  曾凡华
  春节前去粤西,途经肇庆,虽说公务缠身行色匆匆,但还是抽空去了趟梅庵,一则想看看梅庵的梅,二则想了却心头的一个夙愿。
  梅庵系北宋至道年间智元和尚所建,因禅宗六祖惠能在此“插梅”而得名,至今已逾千年。中国的风水,几被寺庙庵院占尽,梅庵亦不例外,枕北岭,俯西江,势压九派,气贯一脉,让人一看便生庄严感。去的那天,适有小雨,人还未进庵门,就被一大片梅树簇拥,虬影横斜、花枝灿灿。这种直奔主题的设计,大概是后人所为。古时候修庙,讲求内敛,宋僧智元当初建庵,想必不会让春光如此外泄。果然,当我穿过六祖殿,一眼就望见了惠能和尚“插梅为记”的山岗。如今,这儿已遍植梅树,蔚然一片花海。花海里,有一尊惠能的铜像,从手扶鹤嘴锄的姿态上看,似在植梅,而非插梅,这似有悖于“插梅为记”的典故。在我看来,植插二者,相去甚远;植,是一种正规的栽种方式,须有挖坑、栽苗、培土、浇水等程序,而插,则随意性较大,只须削一树枝,插入土中即可,有一种禅宗随缘的意思。这就比有意为之的“植”要来得自然。可以想象,当年的惠能和尚云游至此,觉得这儿背山面水、地势开阔,与佛家投缘,便插梅为记,作为日后建庙的选址。弟子智元得其真谛,呕心沥血,在先师插梅处建庵……因先有梅后有庵,故名梅庵。
  梅庵的梅属于南梅,没有北梅那种傲雪凌霜的冷艳,但花事纷繁,开得热烈,给人以喜庆色彩。故当地的男女结婚,有双双上梅庵插喜梅的习俗。即所谓“插双梅”。这样一来,就插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而我的这次造访,也多少与这里的故事有关。
  故事须引申到“文革”初期。那时我在一个独立营当兵,任务是看守监狱。记得是个风雪天,我奉命给5号监房那位干瘦的老头送去一个探监的包裹。是他妻子送来的,按规定不让见面,只让转达。包裹是检查过的,但他打开时,我仍暗暗地予以监视。老头也不避我,坦然地打开。里面包的都是些过冬的衣物,只是中间夹着的两枝腊梅,让他有些激动。对此,我也不太在意。很过了些日子,老头病了,病得不轻,我奉命监护他去一家医院做手术。临走,他把所有的东西打成一包,要监管人员交回其家属,只带走了那两枝早已经干枯了的腊梅。囚车里很冷,可躺在担架上的他,头上老是冒汗。我见他咬着牙,像是很痛苦的样子,便要把他手里的梅枝拿掉。他摇摇头,死死地攥着不放。“这是我和老伴的金婚纪念,我想把它带进太平间……”他似乎预感到什么,向我讲起关于梅的故事。从他的讲述中,我第一次知道肇庆这个地名,第一次知道肇庆有个梅庵。也第一次知道,老头原是个双重身份的军人,毕业于黄埔,为国共两党都效过力。当年曾驻扎于肇庆,与当地一女子私定终身,结婚那天,他俩不事张扬,只按当地习俗,双双到梅庵插梅为记……
我至今弄不清老头的名字,只知他是死在手术台上,那送梅的女人,是她的结发妻子。虽说我与他无多少干系,但此次路过肇庆,还是想看看他们“插双梅”的地方。
  古谚里说,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第一。梅庵处在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润,梅信来得更要早些。故一进梅园,人的整个儿身心,都被馥郁的幽香吞没。加之雨意阑珊,更有一种山高水远的苍渺。我因怀了心事,便向庵内老住持打探“插双梅”的所在。
  “施主恐不是头一遭来梅庵吧?”老住持先是吃惊地望了我一眼,反问道。
  我说我是头一次来梅庵,听人说过“插双梅”的故事,便想来看看。
  老住持听后长叹一声道:“自‘文革’后,此风不再……”说着,他带我穿过赏梅廊,来到围墙边一个坡地上,指着墙根边杂草丛中露出的并排两个树蔸,告诉我:双梅喜梅成活率不高,“文革”中被造反派一折腾,已荡然无存。
  “这两个树蔸曾发过一次新芽,又被修园的民工无意中弄死,从此再没还生过。”老住持说到“还生”这佛家语时,语气里仍流露出某种期待。
  我默默地在雨中站了一会儿,想象着当年新人们“插双梅”的情境,觉得这一习俗丢失得有些可惜。即使从现代观念上看,这插梅之举也对生态环境的美化、对民风的淳化有益而无害,为什么不能让它接而续之、传之久远呢?
  告别老住持,走出梅庵,又被庵门前的那片梅林拥入花海,我茫然四顾,希望能寻出一块空地,好向有关方面建议,留给后人“插梅为记”。果能如此,也算积一功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