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不要滥评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0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

  不要滥评奖
  “评奖为何多且滥”这一话题,我们收到了三百多封来信来稿,其中以教师为多,可见,教师深受其害。
  评奖本来没什么不好,褒扬优秀成果,奖掖新人新作,可以推动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发展,但是一多一滥,就适得其反了。据读者来信反映,有这样一些严重后果:
  丧失了公正性。主办者把评奖当作牟利的手段,参与者凭关系和金钱加以左右,少数评委既无权威又无道德,使评奖活动“暗箱操作”,钱权至上,拉帮结派。这样的评奖结果,社会不认可,获奖者没荣誉,只不过给众人平添了许多烦恼,徒费了时光和资金,还让别的获奖者和奖项跟着一起背黑锅。
  降低了水平。评奖是从多数中选拔少数甚至极少数,如果人手一奖,或者多数人都有奖,势必水降船低,削弱了评奖的威信,变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闹市,成了平庸的俱乐部。
  欺骗了社会。获奖者往往从获奖的多少和等级来检验自己的水平和反响,而大众会根据评奖去品评一个人社会贡献的大小。奖项的随意和泛滥,可以模糊人们的视线,形成错觉,颠倒混淆了是非标准,纵容了庸才,埋没了英才。
  刹一刹评奖泛滥之风,这是许多读者来信的急切呼吁。我们也期望全社会都关注这一问题,把评奖活动纳入正轨,让奖励成为神圣的举措,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也许我们的一期讨论,对这个已引起众人唾弃、影响深远的问题,起不了多少作用,但愿给那些热衷于此道的人们一个警示,别弄些华而不实、劳民又伤财的评奖。——编者
  下期话题预告:我说“名人词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编纂名人词典成了一窝蜂,有单位的,有个人的,有国内的,有境外的,动机也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但凡是一方人物,就可能被这样的邀请函所扰,可谓苦不堪言。所以,我们下期的话题,想就此请各方读者发言,把大家遭遇到的有关事情告诉我们,进行点评,要求言简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