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美国州长的三道“金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2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美国州长的三道“金牌”
张勇
从北京到华盛顿,立即感到了空气的湿润。这里离大西洋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还有一条名为波托马克的大河在城里转了一个大弯。毗邻的马里兰州也是降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然而,就是在这个地区,记者目击了一场“严重的干旱”。
  那是1999年7月29日,马里兰州州长发布行政命令,宣告该州进入紧急状态。州长令的措词十分郑重:“降水量、河水流量、水库水位、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等多项指标显示,马里兰州正遭受着极度的干旱,并已造成负面后果,如饮用水短缺、农业用水匮乏、海洋资源受到威胁(包括鱼类死亡),以及森林火灾发生几率的增加等……这些情况威胁着我们的自然资源与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幸福!”州长还发出要求:“本州所有公民、工商机构和社区组织应自愿地尽可能地减少用水量。”
  听到这个宣布,记者吃了一惊。马里兰州近在咫尺,开车一不留神就过去了,怎么没感到干旱发生呢?出去转了一趟,依然是树木葱茏,绿草如茵,哪里有一块龟裂的土地?波托马克河水位的下降倒是看得出,其中一段河中露出了几块嶙峋的怪石,但总体说来,水流量仍然是很可观的。这能叫“极度的干旱”?
  没想到,一周后的8月4日,马里兰州长又发布了一道命令:“全州降雨量出现严重的赤字,比正常水平低20%至40%;河流水量为正常时的50%至70%……因此,我下令实行强制性限制用水规定。”
  规定之一就是禁止居民为自家的草坪浇水。这有些不近人情。美国人对待房前屋后的草坪可是呵护备至的,尤其是在夏季,每天都要浇水,不然,绿草就会变得枯黄,甚至被晒死。以记者站的草坪来说,更换草皮起码要六七千美元。马里兰人会听政府的?
  过了一个月,马里兰州发布了第三道州长令。主要内容是:自实行强制节水令后,全州用水量显著减少了16%,加上8月份降雨增加,河流和水库水位有所提高。尽管如此,干旱紧急状态将持续,直到所有指标回升到正常水平的70%时为止。
  此前,记者已经注意到,当地媒体报道了州长带头不给自家草坪浇水,以及绝大多数当地居民都能严格遵守节水令的消息。用水量下降是意料之中的事。
  应当指出的是,在这场波及华盛顿、弗吉尼亚和马里兰的“干旱”中,三地政府的反应是不同的。马里兰人显然最为珍视和爱护他们的水资源。这一点,还可以从他们的汽车牌照上看出来。上面有一只海鸟,意在提醒人们保护受到污染的切撒比克海湾,拯救那里的生物。那个海湾到底什么样?记者曾多次驾车驶过海湾大桥,只看到海碧天蓝,白帆片片,窃以为那是一个比较干净的海湾。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大概是马里兰人保护水资源的态度,引申一下,应该说是一种危机处理意识。等到河水断流,土地龟裂,海水发臭,才想到去解决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作者为本报原驻美国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