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毁佛不得人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19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毁佛不得人心
  岳麓士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发表声明,证实阿富汗巴米扬佛雕已被塔利班毁掉。消息传出,举世震惊,人们对塔利班的极端行为倍感痛心,许多报纸在登载这则新闻时,特意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边框。
  距喀布尔西北130多公里的巴米扬为兴都库什山的重要隘口,古代曾是丝绸之路上南来北往商旅队云集的繁忙驿站,也是阿富汗佛教文化的中心。巴米扬东北山崖上有大小石窟6000余座,窟内雕画着数以万计的精美佛像和彩色壁画。石窟群中有两尊于公元5世纪前建造的世界最高立式佛雕,其中一尊高53米,另一尊高37米。千百年来,巴米扬佛雕不知躲过了多少天灾人祸的劫难。在文明日益昌盛的今天,它们理应得到人类的悉心珍爱和呵护,没想到却被塔利班的大炮、火箭筒轰击得粉身碎骨,不复存在,殊为可惜。
  塔利班声称要在阿富汗建立“最纯洁的伊斯兰国家”,认为所有佛像都是对伊斯兰教的侮辱,应该被毁灭。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塔利班毁佛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首先,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被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同属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第二,与佛教和基督教相比,伊斯兰教是一种年轻的宗教,因为佛教、基督教分别已有2500年和2000余年的历史,而伊斯兰教从诞生到现在只有1300多年。早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就雕成的佛像,怎么能够对伊斯兰教形成侮辱呢?第三,毁佛不符合伊斯兰教的教义。伊斯兰教倡导宽宏容忍精神,它虽然反对信仰多神和崇拜偶像,但不允许强迫其他人改变信仰。《古兰经》明确规定:“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即使在阿拉伯帝国时期,非伊斯兰民族在缴纳人头税后也可以保持他们原来的宗教。第四,巴米扬佛雕虽在阿富汗境内,但它们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毁佛是对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世界所有佛教信徒宗教感情的蔑视和伤害。
  20多年来,阿富汗战乱连绵。内战中异军突起的塔利班,在1996年掌控大约90%的领土后,奉行极端宗教化的政策,在国际上处境孤立,遭到联合国的制裁,经济每况愈下。最近,阿富汗爆发严重旱灾,疾病肆虐,大批难民流离失所,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塔利班在国内的支持率也逐渐下降。有舆论分析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深感绝望的塔利班首领孤注一掷,下令毁佛,其目的无非是对内试图通过加强对宗教领域的控制,稳固政权;对外则以期唤起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关注,发泄对饱受制裁和孤立之苦的不满,并“要挟”国际社会承认其合法地位,向它提供援助,直至解除对它的制裁。
  然而,事与愿违。塔利班的毁佛行动同文明共存的原则背道而驰,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公愤。到头来,真正最大的受害者将是阿富汗本身。现在,塔利班仍在继续摧毁佛教文物。据悉,位于加兹尼省塔坡—萨尔达尔的阿富汗第三大佛也已完全被毁,成为一堆残片。为了阿富汗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塔利班应当立即停止不得人心、极不明智的毁佛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