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六块弹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05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六块弹片
周湘玟
  他像一潭秋水,清澈却难见其底;又像一处幽谷,静谧而难穷其奥;更像一本奇异的书,极具魅力而永远读不完。其实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有一个普通的名字:汪洋。
  他的经历,简单明了。他的为人,朴实坦诚。我和他相识相爱半个世纪,结婚也已48年。此前,假如有人说我还不够了解他,我肯定不会同意。然而现在是我自己感到还远远没潜入潭底,远远没穷其谷奥,我还没读完汪洋这本书。
  说来心酸。这个认识是他走了以后才获得的。
  他于今年4月17日走了。写他的生平时,我才感到他还有那么多业绩我并不熟知,甚至知之而熟视无睹。老战友来说起他的往事,我才知道他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打鬼子,打蒋军,打美军……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中,都凸现出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汪洋。
  有一个有关他负伤十三处的故事,倒是我听他自己说的。故事大体如下:1943年8月3日,淮海敌后战场,时年22岁,任独立二团团长的汪洋与战友任茂如率两个连攻克了秦西圩敌伪据点。8月4日,日伪军500余人向他们反扑。汪洋和一名班长、两名战士坚守在一处炮楼上。敌人一发炮弹打来,班长当场牺牲,汪洋和两名战士都身负重伤。汪洋身中弹片13处,血流如注。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开刀时连麻药也没有。唯一的一位医官(从国民党部队起义过来)把汪洋放在一块门板上,一边叼着烟卷,一边为汪洋动手术。汪洋右胸锁骨下一处弹片进入较深,那位医官打开伤口后,用手去抠,却怎么也抠不出来。他气得一边骂娘,一边任烟灰落在汪洋身上。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取弹片失败,医官只得把汪洋的伤口缝合上。尖锐的弹片在体内肆虐,汪洋的痛楚可想而知。不得已,医官又第二次为他开刀。同样的门板,同样的没有麻药,同样的打开了伤口,同样的抠,同样的抠不到,同样的骂娘……但这次医官却没有再为他缝合上,而是下决心把在五里外的一位小卫生员叫回来“让他来抠”。汪洋的伤口就这么打开着,躺在门板上等……通知卫生员的人走了五里,卫生员回来又走了五里,总算把卫生员等来了。卫生员当然也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为他抠,也是同样的“不好抠”“抠不着”。但最后,比较年轻手巧的卫生员总算把弹片抠出来了!
  这个故事如果还有点尾声的话,便是后来从伪军那边投诚过来一位神炮手,他弹无虚发,自称命中炮楼的那发炮弹是他打的。他说:他心里想,打中国人可不能发发命中。于是每次都故意有点偏差。但是他又说:也不能一发不中,否则交待不过去。于是这一次命中了,哪想到打中的就是汪洋。
  这个故事到此该算结束了。但是它还没有。
  2001年5月17日,是汪洋遗体火化的日子。我们的儿子在捡拾父亲骨灰时,捡到了大小不等的六块弹片!
  从1943年8月4日至2001年5月17日,它们在汪洋体内整整折磨了他58年!
  2001年5月17日以前,写汪洋生平时,起草的同志写道:“1943年8月,汪洋指挥独立二团攻占秦西圩,与500多日伪军激战,夺取了胜利。战斗中他全身13处负伤,至今身上留有六块弹片。”
  在征求家属意见的时候,由于我只在汪洋的膝关节X光片上看到过两块弹片,又想到汪洋一贯实事求是的品格,便提出把“六块”二字去掉,改成“至今身上留有弹片”。
  然而,果然是六块!这么说,除了他自己和我知道的膝关节处的两块以外,还有四块弹片不知道嵌在他身体的什么部位,侵蚀着他的血肉,损害着他的健康!整整58年!他就这么“带”着这六块弹片继续抗日,继续参加解放战争,继续参加抗美援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得以摆脱它们的折磨!
  我在心酸和悲痛中竟也闪现一丝欣慰:这些弹片在伤害汪洋血肉之躯的同时,又被他“特殊材料”的血肉之躯所降伏,磨平了几乎所有狰狞可怖的棱角!我仿佛看到他在烈火中如何把自己从铁炼成精钢,又如何把精钢铸成宝剑。
  这个故事完了。但我知道他带走了更多的故事,关于他自己的,关于他的英雄战友们的;他身上的弹片留下来了,但我知道他带走了更多的关于战争和历史的思索……
  我确实远远没读完汪洋这本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