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用水审计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6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献计献策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用水审计制度
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协会会长 张 岳
  编者按:我国的水资源原本就短缺,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不合理,更加剧了这种短缺的程度,造成了宝贵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我们强调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是要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三河”分水和调水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战略上看,水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就全国而言,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南方属于水质型缺水,大家已取得共识,但体制型缺水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三河”成功的实践表明,在团结治水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尤其在体制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仅令人惊喜,而且带来了新的启迪和希望。
  21世纪水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水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如何解决好中国水少、水脏和水环境恶化这三大灾害,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处理好供水、用水和配置的关系,解决好开源、节流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
  我国是世界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比较少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可利用量极为有限,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占有量都比较少,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进步,社会资产与财富的不断增加,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等水的安全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日趋紧缺的水资源将构成巨大的压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严重制约因素。
  鉴于中国的国情和水情,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三者用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管理体制上的分割是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优化调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与用水,供水与排水,开源与节流和保护,排污与治污,水利与水电、水利与水运和水产,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水与生态和环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的“多龙管水”体制,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国家机构改革在职能上已明确由水利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但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果再不从体制上根本解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节约高效利用和保护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当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的精神,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两个战略的高度,从深化体制改革,理顺生产关系的高度来调整旧的经济体制,要以“三河”成功的经验为借鉴,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尽快结束“多龙管水”的体制,确立水资源部门作为一个整体的政策。为了保证生活、生产和生态三者用水的有效性,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议在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同时,应当建立用水审计制度,这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安全的要求,这是中国国情和水情的需要,必须尽快从法律上把它确定下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