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遵守交规 爱惜生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6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遵守交规 爱惜生命
  本报记者 陈特安
  80年代,我作为常驻记者受派到英国工作,由于职业需要,必须学会开车。报考驾校前,向朋友打探行情。一位中国朋友告诉我,有一位国内来的专业司机在英国工作了4年,直到任期结束,也未通过驾照考试。一位英国朋友也告诉我,他的一位70岁的朋友,68岁那年还雄心勃勃地做了最后努力,但最终也未能成为有资格的驾车人。这两个故事仿佛给我一个下马威,原来在英国考驾照比我想象的还要难。然而,那位长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却迄今还令我铭心难忘。
  我选报了记者站附近的一家驾校。记得当时我是这家驾校唯一的外国人。授课考试一律用英文。课时和时间的安排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双方协商而定,一般来说30—40学时便可完成学业,但要学通、熟记教练推荐的那本224页厚的《驾驶》手册,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块硬骨头。
  众所周知,英国、坦桑尼亚、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反,车辆靠左行驶。据说,英国在公共汽车出现之前,都以马匹为交通工具,策马者左手执缰绳,右手握剑,以防止路人袭击,因而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汽车也沿袭这种习惯靠左行驶。一次,我和中国一兄弟单位同行外出办事,这位已获英国驾照的仁兄一不留心竟将车开上了右行道,所幸对面没有车,才又急忙回到左道上。
  在驾校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还常常浮现在我的脑际。那天上午,我如约来到驾校。教练一见到我就递给我一张教学登记卡。接着就带我来到停在路边的教练车旁,挥手说:“上路。”“啊,上路?”我不解地问。“对。”教练斩钉截铁地说。说着他已拉开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座位上。我连忙钻进车里。坐定,他便告诉我如何把握方向盘,怎样换挡和刹车,端正我的坐姿,纠正我握方向盘的手姿,并再三强调必须双手把稳方向盘,双手不能超过什么范围,他说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习惯。我用心听,认真地按教练的要求去做。
  然后他让我发动车驶上路,这时我全身发热,手心出汗,心提到了嗓子眼。左右前后的车就像一只只大老虎,瞪着大眼睛,颇是紧张。总之,第一堂课很刺激。
  英国交通发达,道路复杂,机动车辆多,交规细腻。教练叮嘱我说,车子启动停车要稳,使坐车的人有安全感。行车中不能轧路边的黄线,那就像一垛墙,车轧在黄线上,就如同撞在墙上,就是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在人行横道前,一步都不能超越停车线。只要行人一脚跨上了人行横道线,两个方向的机动车就必须立刻停车,静候行人最后一步跨出人行道线时方可继续行进。在英国,我从未见过人车争路的混乱场面。可以说,行人过马路从容不迫,他们的权利和安全得到了尊重和保护。教练教导说:“驾驶员必须牢牢树立的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安全。遵守交规,就是爱惜生命——你的和他人的生命。”
  教练还告诉我反光镜和后视镜的妙用。他说,很多学员只记住教练说眼睛向前看,而忘记使用镜子,这在考试时是要影响成绩的。
  经过近30个小时的学车实践和强化背记交规,自认为已做到了心中有数,于是我申请考驾照。考试前,我向一位旅居英国多年的同仁咨询赴试要注意点什么,也附带问及是否需要给考官送个小礼品。她听后连连摆手,说送礼不仅会砸了考官的饭碗,而且你也休想通过考试。她说,她的一位朋友就因为考前要送礼而碰了一鼻子灰。
  考试那天,雨丝飘洒。考官是一位40多岁的男士。在视力测试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发动车,稳稳地上了路。按照考官的指令,在设有各种情况的考试路线上,左拐,右转,停车,超车,换线,上高速路……一切都很顺利。但后来考官要求我倒车上一个很陡的高坡靠边停车时,我动作不够漂亮,停车不够稳当。从他严肃的表情,我已预见到考试的结果了。
  此后,我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增多了开车实践,不久就第二次参加考试。这一天碰上了阳光明媚、长空一碧的好天气,考官是一位精明干练的漂亮女士。也许是因为天气好,路况好,心情好,我这一次路考的各个课目都很到位,口试答题也令考官满意。当考官脸带笑容地对我说“祝贺你,你成功了”时,我松了一口气,意识到自己终于通过考试了。一时间,兴奋的心情难以名状。
  在同考官道别时,很想给考官留点什么作纪念,可身上又找不到什么东西,这时我突然想起提包里恰好有一块中国丝巾。于是,我鼓起勇气对考官说:“我想送块中国丝巾给你作纪念。”
  女考官高兴地接过丝巾,看了又看说,真漂亮。
  但接着,她又说:“认识你很高兴,但我不能收你的礼物,这是我们的纪律。”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一次我可亲自体验到了铁一般的英国法规规范。(附图片)
  只要行人一脚踏上人行横道线,两个方向的机动车都必须立即停下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