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7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
张炯
  走过半个多世纪历程的我国当代文艺已经成为庞大的历史存在。特别是新时期二十多年我国文艺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文学、电影、电视、戏剧还是音乐、美术等其它艺术门类,都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
  中国文联创办“当代文艺论坛”并举行首届年会,邀请这么多专家学者共同就文艺发展的状况和问题交换意见,实在非常必要。当前,我国文艺中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如写历史题材多,写现实题材少;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企业家和干部多,写普通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少;写个人爱情纠葛、多角恋等杯水风波多,而写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斗争及其豪情壮志少。这种内容方面的取向,实际上都关系到我们的文艺能否有力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文艺写什么和怎样写,自然属于作家艺术家自身的选择,谁也不能横加干预。它与创作主体的文学艺术观固然有关,也与文艺批评本身的价值取向有关,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拍成电影电视,大多数观众都说好,但也有的评论文章大加抨击,认为保尔·柯察金就不应该歌颂。这难道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吗?所以讨论当代文艺恐怕不能就文艺论文艺,还要涉及到当代现实生活、更开阔地去讨论文艺所面临的广泛的问题,以使我们的讨论会有助于文艺加强自己的活力,并更好地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作者为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