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建立文艺批评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27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建立文艺批评体系
  苏叔阳
  全球化几乎是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话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思潮在全世界流行;二战以后,民族主义在全世界流行。民族主义伴随着宗教文化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化一来,我们最热衷的就是全球化话题,好像经济、科技全球化,也必然形成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的地球,我们人的生活越来越相似,但是,又有一个强大的呼声和潮流同它背道而驰,这就是我们越来越和别人不一样,特别是文化。因此,所谓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声,我始终存疑。一个没有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还配叫世界文学吗?正如没有了中国的世界还配叫世界吗?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学保持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性格,保持自己坚定的自信是我们文学界诸位同仁绝不可旁贷的责任。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责任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认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假如今天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走向竟然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背道而驰,我认为很难说它是先进的。
  文艺批评者、文艺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当代的批评体系。要想建立一个这样的体系,必须有哲学观,有坚定的哲学。我们文艺批评队伍最大的遗憾就是相当的文艺工作者缺乏坚定的哲理和深厚的素养。他总是今天拿起这个武器,明天又拿起那个武器,好像总没有一件合适的武器。在我们文艺批评界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最坚实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用它再生发各种方法论?
  二十一世纪到来了。我们确实应当认真讨论一下文艺批评的方法与责任问题。文艺批评工作者要更清醒,以引导我们的创作者,走上民族的、时代的文艺道路。当然,创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文艺批评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告诉所有进行创作的人起码的责任感和历史感。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