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起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09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与此同时,今年我国24所高校将通过联合考试招收2400多名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这标志着——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起步
本报记者董洪亮王淑军
  MPA即公共管理硕士,旨在培养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对MPA,好多人还比较陌生,但说起MBA(工商管理硕士),大都知道。正是MPA与MBA、法律硕士构成了一些国家职业学位教育的三大支柱。
  公共管理日显重要MPA应运而生
  1924年,MPA教育由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开先河,此后这一教育在欧美多数国家中广泛推行。目前,该教育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强。一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扩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流动变化、服务行业的兴起、环境保护的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的普遍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显重要,领域日益扩大。二是政府自身的改革。随着政府转变职能,理顺与市场、社会、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权力下放、外移,精简机构,虽然政府依然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但一些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也加入到公共管理主体中来。
  而最重要的是,MPA将成为我国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据1999年底的统计,全国541万公务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2%。同时,知识结构不合理,公务员队伍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也多是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行政管理知识特别是市场经济所需的经济、法律知识及宏观决策能力普遍薄弱。对此,人事部副部长、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尹蔚民认为,要提高公务员素质,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开辟新的培训途径,而MPA专业学位教育无疑是在职公务员加强素质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今后,人事部将把开展MPA专业学位教育,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工作。
  考什么学什么
  与一般意义上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不同,作为专业学位的一支新军,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专业学位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工商管理硕士第一个试点至今,我国的专业学位建设发展很快,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唐任伍博士说,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科目共5门,包括政治理论、英语、管理学、行政学、逻辑与数学,其中政治理论为各学校自己命题,其余各科全国联合统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告诉记者,MPA的招生对象是大学本科毕业、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在职人员。不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学制为2至4年,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系统学习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强调实践和应用,重视案例教学。课程分为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任选课程三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及能力技巧;学生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或主攻研究方向以及个人的基础选修课程;参加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实习与研讨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院长介绍,MPA培养过程中,会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方面的结合与联系,注重提高学员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专业学位教育,MPA的出现对长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提出了挑战。尽管试点院校都优化整合了本校的专业资源,但是,如何进一步做好教师的资格、聘任、培训方面以及教学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办出有自己特色的MPA,是摆在试点高校面前的切实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