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广播剧《满目青山》:一颗坚韧不拔的老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3-30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大风、黄沙这两位不速之客,尾随着春天脚步又来到我们身边,使原本绿色的季节,蒙上了几分土色。向自然要回绿色,不少人已经行动起来,其中也有文化人的身影。在此刊登一篇有关生态的文艺短评和一则生态文学动态,以表达我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对播种绿色的人们的敬意。愿春风永驻,吹绿天涯。
  广播剧《满目青山》:一颗坚韧不拔的老树
  牛均富
  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剧《满目青山》(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中共枣阳市委宣传部、枣阳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情感一下子被带到了鄂西北的汉水旁,那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有啁啾的小鸟,有机警的护林犬,更有着一位七十岁的德顺爷。
  德顺爷和山林的情愫是悠远和深沉的。如果说五十年来他是在荒山上种植树木,倒不如说他是在心灵里种植寄托和未来。当初他种树,是为了慰藉牺牲了的战友们的英灵,他不愿让战友们的栖息之处在光秃秃的裸露中没有绿色的春意,他总记着战友们的嘱托:“等胜利了,你要把这荒山都种上树。”这大概就是他最原始最朴素的心理动机了。他将种树当作一种人生的责任,在生命中坚定地延续着。这种超越了生命的对于树的特殊情感,在一种悲壮的意味中,被赋予了最奇丽的色彩。
  如果仅仅止于此,德顺爷只能作为守望传统的英雄而存在,他的形象在今天人们的价值判定中还不能臻于完美。这部广播剧创作上的可贵,便是能够在展现德顺爷传统精神的同时,顺势着他对生活与生存环境的认识,调动起他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将他对种树的理解一步步地引向深入,使这位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的思维,由单纯和狭义而融入社会整体的思想进步性中。这样,在这部剧的戏剧发展中,德顺爷反对砍伐山林和状告村支书的举动,就超越了自我情感而具备了一种时代的忧患与觉醒意识。他的形象的文化内涵犹如这山峦般浑厚与深邃。
  《满目青山》凝重而抒情。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的广播剧,其思想主题是多义性的,它打通了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将人、社会、自然赋予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展望。这种审美上的丰富性,必将使这部剧作能够像作者题记中写到的那样,成为“拿得出手的礼物”,献给我们这个时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