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送小说到乡下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1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金台短论

  送小说到乡下去
董大中
在现代作家中,始终想着为农民写作,把全身心投入到为农民写作之中,赵树理是最突出的一个。早在青年时代,赵树理就把为农民写作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赵树理成名以后多次对人说过,他在1934年“就发下宏誓大愿,要为百分之九十的群众写点东西”,“为了使多数的读者直接接受内容起见”,他在大众化上做了许多努力。正是这一年,赵树理写出了他第一部描写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盘龙峪》。参加革命以后,他把为农民写作和为革命写作统一起来。一直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他仍在大声疾呼,不要忘了农民,要千方百计把小说、把文学作品送到农民中间去。在那一时期,赵树理是拥有最多农村读者的一位作家。1963年他把建国以后所写八个短篇小说编成一个集子出版,书名就叫《下乡集》。可以说,送小说下乡乃是赵树理提出的一个口号。
  新时期我国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的活动,已有多年,不时掀起高潮。其中文化下乡,主要是送戏、送歌、送舞、送电影、送小品,独独缺了送小说、送文学。也有送书的,但偏于科普读物,是科技下乡的一个部分,真正属于文学的,很少见于报道。当然这跟农民的文化需求有关—在四五十年代,一直到“文革”之前,农民的主要文化活动是读(或听)小说,而现在的文化活动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异常丰富。但是农民找不到好的小说看,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诸种文化形式之中,文学自有其独具的特点。只要有书在手,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即使在工休期间,甚或行车路上,要想读(或听)一段小说,也是十分方便的。同时,一本书,一传十,十传百,几本书就顶演一场大戏。这里不存在“争夺”文化消费者的问题,而是要利用,是补缺。要把农村青年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发展集体性文化活动形式是需要的,“随时随地”都可利用的这种间接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更应该重视起来。
  近年来我们的文学似乎离读者越来越远了。从八十年代中期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开始分道扬镳以来,纯文学已经走上了一条贵族化的不归路,结果它的读者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到不了广大读者手中。有的甚至仅仅在文学爱好者中间流传,或者你写了我看,我写了你看,成为赵树理曾经批评过的“交换文学”。即使是通俗文学,现在的发行情况也并不怎么好,远远不能跟五六十年代文学读物的发行情况相比较。这种现象,虽有其复杂的客观原因,可是也不应当任其继续下去。文学毕竟是在跟读者群众的相结合中,或者说在被消费中,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送小说下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送小说下乡,不应该在题材上予以限定。不在于小说写什么,而在于如何写,在于小说的审美形态是否跟农民的审美需要相适合。农民的审美需要,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而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要使小说受到欢迎,恐怕最重要的一条,还是加强小说的文学性,使小说具有跟电影、电视剧甚至戏剧很不相同的特点。文学中应该充满智慧和幽默。当年赵树理小说受农民喜爱的一个原因,是生动幽默,富有风趣,使人听之不厌。
  送小说下乡,是实现文学和普通读者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把小说送到读者中进行检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不知道出版部门有没有兴趣编一套“新时期小说下乡丛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