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农民增收:最紧迫的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4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学习“十五”计划纲要③

  纲要提出,“十五”期间,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农民增收:最紧迫的任务
  本报记者 江夏
  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五年计划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也不是第一次写进五年计划,但是,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上,在五年计划中还是首次。这表明,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正是新阶段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
  重新翻阅“九五”计划纲要,无论是序言、指导方针,还是农业部分,都有相当的篇幅关注粮棉油的生产问题,并列有粮食和棉花的预测性产量指标,这与当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是相符的。“八五”期间,粮食产量曾上下波动,徘徊不前,供需还有缺口,致使整个经济的发展缺少稳固的基础和宽松的条件。因此,保证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是“九五”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
  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九五”期间,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新的高度上,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这是一条历史的分界线,从长期短缺到温饱有余,我们跨进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新阶段,我们马上遇到了新问题。供求格局的根本改变,是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在粮食短缺的时候,只要有产出,立刻就会被饥饿的市场全数吞下。但是,人们吃饱肚子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挑肥拣瘦”:有饭吃,还要口感好,有营养;有肉吃,还要瘦肉多,牛、羊、猪、鸡品种齐全;有菜吃,还要更新鲜,更好吃,更安全。一方面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按照原有的惯性继续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已开始分层,转向优质、健康、多元化。农产品的供需之间发生错位,长期被短缺所掩盖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农民收入问题,正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各种矛盾的综合体现。
  90年代初,农民收入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后增速逐年放缓,从9%一路下滑至2%左右。在粮食主产区,近两年农民收入甚至有所下降。分析表明,改革初期支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诸多因素均已发生变化:粮食销售不畅,价格走低,单纯靠增产、靠政府提价增收,都不可能;乡镇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自身正处在调整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已经放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国企改革还在进行当中,城市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外出打工的农民受到更多的制约;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使得相当多的农民仍然挤在狭小的土地上……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意味着占全国人口70%的人群购买力低下,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就无法启动,消费品就会继续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工人下岗、经济不景气等状况就很难改变。如果农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反过来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农业的基础也不可能真正稳固。所以,在国民经济的整盘棋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着棋走好了,必定满盘皆活。
  “十五”计划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上,说明了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市场经济越发达,需求的推动作用就越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创造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十五”计划纲要取消了对粮食、棉花产量的预测性指标,确定的是宏观性、综合性的预期目标,如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等。纲要提出,通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科技措施和水利配套设施等,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对增加农民收入,纲要强调,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与此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粮食流通体制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十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必将对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农民不断增收,才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才有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