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老耿头的“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5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老耿头的“日记”
  刘永利 颜宝平 刘力
  辽宁省凌海市翠岩镇双塔子村农民耿会伟把镇党委书记周玉春到他家“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研究致富办法)的每一天都“偷偷”记了“小账”。笔者同老耿头聊起这些“小账”,很受感动。一边听老耿头细细道来,一边顺手帮老耿头整理出三篇“日记”。
  2000年10月25日
  快晌午了,院里呼啦“冒”出五六个人来。活到快50岁了,谁上这穷山沟里看过咱?因为穷,连亲戚都“断了道”。走在前边的“小平头”进屋后,旮旯犄角儿看个到。我的心咯噔一下悬了起来。“大哥,我来翠岩一晃三年了,对不起你啊。”看他眼泪围着眼窝转,我把家里的事如实“交待”了。“小平头”狠劲抽了两口旱烟,“你家的事就是我的事,今后咱俩就是一条绳上拴的蚂蚱,说啥也要蹦跶出一条富道来”。
  第二天早上临走时,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袋,说:“这是我刚发的工资,留给你买点应急的东西”。老伴儿对我说,这冷天,他们顶风走十二三里地,啥时候才能到家呀?我说,哪年他们不这么做做样子,给这家买点肉,给那家送点米面?谁摊上算谁捡着呗,咱穷了这些年指望上谁了!
  2000年11月1日
  前天,天刚亮,周书记就把我接走了。这一出溜就是三天。河南、河北跑了六七个地方。看的都是棚菜棚花之类的东西,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见这样的世面。每到一地,周书记都自个儿掏钱买几本资料,给我装了满满一书包。路上,周书记问,“你相中哪个了?”“我就有两只手能干活,看上啥都得赖上你。”“别愁,我给你想法子。”
  第二天,周书记的媳妇小曹从县城倒了三次车专门到我家,说:“大哥,这3000块钱你先花着,缺东少西的捎个信,我也帮您张罗张罗。”小曹前脚走,周书记又来了,还带来了信用社的人。打井、办电、育苗,一笔一笔掰着手指头跟我算细账,当场给我解决16000块钱的贷款。晚上,我躺在被窝里说啥也睡不着。
  2001年2月11日
  今儿个是礼拜天。我们“五口人”在大棚里一口气忙乎了三个多钟头。周书记弄得满鞋是泥。刚摘的500多公斤洋柿子(番茄)到锦州市场一落脚就“发”出去了,一下揣回1200块!闺女说,爸你脸上的老褶子都乐开了。
  从锦州到翠岩的公汽到镇政府是终点。到门口了,不看看我兄弟,心里过意不去啊!推开门就看见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一打量,这不是界吡子(邻居)的小宝子吗?咋跑这儿来了?镇政府于秘书说:“周书记从你家回来,又上长岭沟去了。这是他干儿子”。原来,周书记在“串门”时了解到15岁的田长宝父母双亡,靠在乡亲家“打游击”过日子,这事儿一直搁在周书记心上。他认小宝子作了干儿子,在镇里给找了个住宿的地方,一日三餐由他给算饭钱,孩子的上学费用,他两口子都给包下了,逢年过节,还把孩子接到家里去。
  这样的好兄弟,打着灯笼也不好找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