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符合国情 符合人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6
第2版(要闻)
专栏:子夜走笔

  符合国情 符合人情
  于燕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中国人祭奠逝者的日子。如今,北京兴起的“树葬”、深圳兴起的“海葬”,以及新近出现的互联网上的“数字纪念”等多种纪念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符合国情、符合人情的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
  过去,人们“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逝者。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农村人多地少,城市更是寸土寸金,大规模地修建坟墓、陵园不仅会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还会滋生互相攀比的心理。而烧纸钱、点香火的祭拜方式,既浪费钱财、污染环境,还可能酿成火灾。
  经过半个世纪的殡葬改革,陈旧的祭祀风俗发生了巨变。从“入土为安”到将骨灰撒向大海、埋于树下,表明了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拥有了一种更为开阔的胸襟和面向世界的勇气。今后,当人们在追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候,看到宽广无垠的大海、茁壮生长的树木时,人们或许会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解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