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一些日本人都要来到南京植树,以此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亡灵,表达忏悔和谢罪 绿色赎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6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一些日本人都要来到南京植树,以此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亡灵,表达忏悔和谢罪
  绿色赎罪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朱成山
  绿色象征生命,绿色是和平的象征。自1986年以来,每逢春暖花开时节,日本日中协会都要号召日本国民,组成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绿色赎罪”植树访华团。16年来,已有近千名日本各界人士参加了这一活动。他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种植的两棵松树已亭亭玉立,在南京珍珠泉公园内种植的5万余株梅、榉、桃、山茶、女贞等树木,已枝盛叶茂,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植树活动的倡导人、日中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太、菊池善隆先生故去了,他们的妻子、儿女手捧老人的遗像,接着来南京赎罪;植树访华团成员谷川太郎老人故去了,他的女儿大泽爱子按照老人的遗愿,从日本带来父亲的部分骨灰,撒进树坑,与丈夫一起共植了一株名为“南京红”的梅花树苗;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原侵华日军某部炮兵小队长丸山政十,多次参加植树活动,以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20多岁的日本大学生植木铁平、石角昌纪说:“通过在南京参加植树活动,了解侵华日军当年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学到了日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
  今年4月2日,植树访华团成员野田契子女士,将其父亲田口达雄在战时所穿的一件真丝马甲,捐赠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件汗渍斑斑的马甲上,前后两面分别写着“天皇万岁”、“武运长久”等大字,签满田口出征时乡邻们的名字,并在前胸左右两边,各缀上一枚5日元和10日元的硬币以求好运。据了解,田口当年所在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第5旅团步兵68联队,曾参与南京大屠杀。野田契子说:“我的父亲虽已在3年前故去,但作为他的女儿,我代表父亲向南京人民反省谢罪。”
  植树访华团副团长、原侵华日军士兵西村昭次说:“1927年我出生时,正值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人民生活相当贫困。于是政府便把人民对他们的不满情绪转变为对中国、朝鲜等国的仇恨,最终导致了侵略别国的战争。现在日本社会和当时的情形很相似,特别强调‘国威’、‘民族情绪’,照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是否会发生类似当年侵略别国的错误,我们非常担忧。”
  日中协会理事长、植树团团长白西绅一郎先生在谈及日本文部省批准使用“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日本历史教科书时说:“对南京大屠杀史实进行否定是不能容忍的。目前在日本国内,围绕教科书问题已形成了激烈论战,有的人自发地到学校宣传,要求不要使用这样的教科书。”在展望日中友好关系的未来时,白西绅一郎深情地说:“绿色赎罪活动已坚持了16年,人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希望这种活动继续下去。植树访华团成员都是民间人士,他们凭着真诚和良心,希望达到‘以民促官’的目的。相信总有一天,日本的首相会来到南京,真诚地向中国人民谢罪。同时,更希望广大日本青少年来南京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建立真正的日中友好夯实坚实的基础。”(附图片)
  面对南京大屠杀的累累白骨,日本第十六次南京大屠杀植树访华团成员熊泽季子下跪志哀。艾德林摄
  2001年4月2日,日本日中协会理事长、第十六次南京大屠杀植树访华团团长白西绅一郎先生在南京植树。
  艾德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