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寻访丘吉尔诞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06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寻访丘吉尔诞生地
  本报驻英国记者 史宗星文/摄影
  车出牛津小城,朝西北行驶10多公里,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庄园。园内异常僻静,有涟漪的湖水,起伏的绿地,还有许多依然散发着青春气的百年老树。如果想看英国的田园风光,这里当属最美的地方之一。不过,我们特意赶来,并不单单为观赏美景,而是要寻访庄园里的一座宫殿中的一个房间,历史上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就诞生在这里。
  这座名叫布伦海姆的宫殿(见题图),颇有宏伟之气。看过法国凡尔赛宫的人,会觉得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1704年,英军统帅马尔伯勒公爵一世打败了法国军队,立下赫赫战功,当时的安妮女王嘉奖他24万英镑,还赐给他这片本是皇家猎场的园林,要他在此建一座能代表英国强盛形象的宫殿,并以打胜仗的战场名字命名。据说安妮女王当时有话,说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方面也应高出法国一筹。这座宫殿工程浩大,花了17年才全部竣工,结果反倒使这位公爵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宫殿的全貌。
  后来的马尔伯勒七世公爵生了三个儿子,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便是其中之一,由于他不是长子,因此无权继承这份庞大的产业。1874年初冬时节,他带着怀孕的妻子来这个庄园小住,妻子突然临产,人们便把宫中一层西边的一个房间匆忙整理一下当了产房,11月30日,温斯顿·丘吉尔在这间“产房”降生,据说比预定的产期提前了6个星期。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早产儿后来竟当上了大英帝国的首相,并成为二战中决定世界命运的“三巨头”之一。
  丘吉尔的名气给这座本不属于他家的宫殿带来了好运。每年都有众多游人慕名而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它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殿现在的主人马尔伯勒十一世公爵,是位清瘦但很热情的老头。他欢迎我们远道来访,引领我们参观了当年的那间“产房”和为丘吉尔专门布置的陈列室。
  丘吉尔诞生的那个房间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平方米的样子,且非常简陋,一切都保留着当时的原貌。房间里摆着一张大床,两侧各有一个小床头柜,只是右边多了个四斗橱。丘吉尔的展室倒是内容丰富,有实物,更多的是图片,占据了宫殿一层的两个房间和很长的一段走廊。大量的照片反映了丘吉尔不平凡的一生,其中不少已属珍品,包括他童年时依偎着母亲肩膀的照片,还有他与妻子订婚时的合影。丘吉尔的母亲叫詹妮,是美国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她貌美、聪敏、风度优雅,且擅长弹琴和绘画,后来丘吉尔在绘画方面的才华以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他母亲的教养不无关系。丘吉尔从政后的大量照片,多为会见世界政要和不同时期演讲时的留影。丘吉尔擅长演讲,他的演说词体现着强悍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很能打动人心。1940年5月13日的那张照片,记录了他临危受命在下院发表首相就职演说的瞬间,他讲道:“我无所奉献,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你们。……你们会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竭尽我们一切力量,从海上、陆上和空中进行作战。……你们会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这篇演说至今在老一辈英国人中记忆犹深,并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演说词之一。
  布伦海姆宫的东南边,有个叫布拉顿的村落,村里有座很小的教堂。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走完了他非凡的人生里程,安息在这座教堂的墓地里。生于此地,也葬于此地,尽管他不拥有这座庞大的庄园和豪华的宫殿,但人们都把这里叫作“丘吉尔庄园”,这里的“丘吉尔”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族姓氏,而指的是温斯顿·丘吉尔——一个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不会被人忘却的伟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