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别让苹果飞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0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别让苹果飞了
  斯壮
  佛祖的弟子慧明来到一个村庄,种下一片苹果树。他告诉村民,只要浇水施肥,秋天必会衣食无忧。村民依言行事,获得了好收成。魔鬼听说后,也到村庄里种了一片苹果树。他告诉村民,只要浇水施肥,秋天必会衣食无忧。村民辛劳一年,到收获的时候,树上的苹果却都飞到魔鬼那里去了。
  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故事还在发生着。
人类基因组计划还未完成,聪明的保健品厂商就开始大做基因文章,声称吃下“基因”就能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纳米技术刚刚取得一些进展,便有神奇的“纳米水”应运而生,几个假冒的“纳米球”敢让买者成百上千元地往外掏钱;彩票火,各种中奖号码的“科学预测”更火,从基因算法、概率分析、K线图到九宫幸运号,什么深奥玄乎就贴什么标签。
  魔鬼的狡猾,在于利用了村民对丰收的期待。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坑蒙拐骗的人,钻的是同样的空子——公众对于科学的功用已经建立了百分之百的信赖,而对科学的了解却远未达到同样的程度。
  遗憾的是,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对社会需求的响应似乎不如造假者来得灵敏。彩票卖得好,没有人借此机会介绍概率论、统计学方面的知识,直到各种“彩民周刊”铺天盖地,才有一些学者站出来拨乱反正;各种挂着“纳米”招牌的新产品鱼龙混杂,媒体去采访,科学家竟无奈地回应:“科学家不是法官,不能事事都要我们当裁判。”吃核酸食品究竟能不能修补基因缺陷,在生物学界属于常识性问题,可竟然有少数内行也含糊其辞,在原则问题上旗帜不鲜明。以至于情急者大声疾呼:正邪相争,科学家为什么不说话?
  从本质上讲,这不能完全怪科学家个人。现行的科学评价体系存在其内在的弊端。近代科学是在与宗教迫害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无论是伽利略、布鲁诺还是达尔文、赫胥黎,都以身为“科学斗士”为荣;但随着科学在社会中主流地位的确定,这种斗争性或多或少地削弱了。“求新”成为了科学共同体内部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科学家从事普及性的工作,很难得到同行的承认,甚至有的科学家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稍高一点,就会有人说:“你看,学术上搞不出什么名堂了,就到电视上来卖狗皮膏药。”类似的偏见,捆住了很多人的手脚,影响了科学的传播和普及。
  科技体制改革近20年来,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成就令人瞩目,它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走出象牙塔,在改造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在推动科学技术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在前面提到的那个故事中,慧明回到了村庄,砍掉了魔鬼种下的果树,并教会村民识别真伪的方法。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时常作点类似的“回望”呢?毕竟,只有探索真理、坚持真理、传播真理,才能完整地体现科学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