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挖掘本地用水潜力 确保下游生态用水 黑河中游全力推行节水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13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挖掘本地用水潜力 确保下游生态用水
黑河中游全力推行节水农业
  本报张掖4月12日电 记者彭俊报道:沙尘暴刚刚过去,村支书马尚敬就率领全村劳力,在益民东干渠上挥锹抡镐改造渠道。在33公里的东干渠上,和马尚敬一起忙活的,还有附近4个乡的上万村民。寒风中,渗着汗珠的马支书对记者说:“今年黑河还要分水呐!不把这旧渠修好了,咋节水呢?不节下水来,咋给下游分呢?”
  黑河中游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地区。2000年,马支书和百余万张掖农民一道,顾全大局,确保黑河实现了历史上首次跨省区分水,为下游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根据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2001年,中游要给下游增加过流3000万立方米水,任务十分艰巨。既要确保给下游分水,又要保障当地用水,在近期开源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
  张掖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250立方米,远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区常年用水总量为22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就占了94.77%。发展节水农业,既是黑河分水的客观要求,也是张掖缓解自身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内在需求。为此,张掖地委、行署近日推出了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规划,力争3年内实现节水2.55亿立方米的目标。
  为尽快建成高效节水农业,张掖人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改造现有水利设施。改造好益民东干渠后,水的利用率将提高5个百分点,而全区的干支渠改造后,水利用率至少可提高7个百分点。二是改进生产方式。记者在配有滴灌设施的石岗墩塑料大棚里了解到,一亩蔬菜在这里只需300立方米水,比大田种粮食还节水。全区计划3年内建10万亩大棚,其节水潜力不可低估。三是调整产业结构。高台县农民杜兴田说,一亩苜蓿饲草浇上三茬水就够,用水量是粮食的1/3,效益却翻了几番。为此,全区把草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此外,还有节水食用菌、中药材等等。
  目前,张掖地区2001年农业发展的节水方案已经出台,上述措施正在全区6个县(市)全面推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