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新世纪的希望——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14
第2版(要闻)
专栏:

  新世纪的希望
——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里,精心描绘了中华民族在新世纪里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纲要》指出:要“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为促进残疾人事业与国家经济和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国务院又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十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伴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残疾人事业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巨大的关怀与支持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最近几年,江泽民总书记在繁忙工作中,多次亲切接见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为残疾人事业题辞;为《自强之歌》写序言;与全国自强模范座谈;就残疾人艺术团访美演出和举办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致贺信,阐述了残疾人事业的意义,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其他中央常委也都分别观看残疾人艺术团演出、接见凯旋归来的残疾人运动员、接见助残志愿者代表、会见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合作友人、走访残疾人家庭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
  过去五年,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残疾人事业更加深入人心。“全国助残日”、“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法律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等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广泛开展,不仅为残疾人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也培育了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影视节目加配字幕,上百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了手语新闻和残疾人专题节目,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得到改善。
  历史性的成就
  “九五”期间,我国残疾人康复任务大幅度超额完成。通过完善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433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为残疾人提供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378.6万件;残疾预防得到重视,特需人群补碘、新生儿筛查等多项预防措施逐步落实,减少了残疾的发生。
  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由62.5%提高到77%;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稳步发展,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残疾考生,90%以上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省、市、区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发展到970所,251万残疾人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
  就业工作全面开展,700个地、市,2083个县、区依法实施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集中就业迅速发展,残疾人就业率由70%提高到80%。
  扶贫解困成效显著,累计扶持1327万农村贫困残疾人生产劳动,其中829万人解决了温饱。通过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共使269万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文化体育生活日趋丰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逐步融入社会公共文化体育项目活动中。适应残疾人特点的特殊艺术形式和体育得到发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功地出访了美国、日本等国家,残疾人运动员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了386枚金牌,展示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成就,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残疾人自强不息,贡献社会。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120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受到国家表彰,26名优秀残疾人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一大批残疾人经过培养和锻炼,走上各级残联领导岗位。残疾人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阔的前景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目标: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欠发达地区稳定解决温饱;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
  “十五”期间,残疾人工作要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为重点,做好扶贫、就业、康复、教育、社会保障等工作。继续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扶持12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左右;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1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切实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加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无障碍建设,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