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志在黄沙染绿——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陈毅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1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志在黄沙染绿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陈毅菲
  祝兴成 晓宇
  千山脚下,辽河之滨,哪里有荒山秃岭,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就是辽宁鞍山市农林牧业局林业处处长陈毅菲。多年来,鞍山林业的每一项重大工程从前期运作到后期实施,无不凝聚着她的汗水与心血。
  为了绿色的鞍山
  80年代中期,陈毅菲从鞍山森防站调入林业局从事林业管理工作。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翻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鞍山地区所有的林业资料,还不时深入到农村进行考察。她发现当时的鞍山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都很低,但是宜林的荒山、荒地和沙地却不少,林业发展潜力巨大。为了绿色的鞍山,她立下了“志在黄沙都染绿,不惜黑发变霜雪”的誓言,一年里有200多天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帮助当地干部群众制定防风固沙绿化方案,先后完成了防风固沙林,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堤防护林建设等多项规划。依照规划,“七五”期间,鞍山下属的台安县大规模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兴建防护林体系活动。
  十几年持之以恒,台安县终于成为全国第一批平原绿化先进县。
  种上“摇钱树”
  1992年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后,全市林地面积明显增加了,但林分质量很低,虽有林地369万亩,木材蓄积量却仅487万立方米,该县致富乏术,贫困人口很多。陈毅菲深入岫岩全面调查,足迹遍布全县24个乡镇。最后她得出结论:岫岩山多,林业资源丰富,要解决贫困人口多的问题,必须做好“山”字这篇大文章。1996年鞍山市政府根据她的建议出台了相关的开发方案。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5年内封山育林40万亩;另一方面,在林下种植中草药、食用菌,林间放养林蛙,从而建起林蛙、中草药、食用菌等十大基地,这些基地年产值达到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岫岩南部历史上号称板栗之乡,然而由于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板栗之乡已徒有虚名。陈毅菲又把营造高产板栗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她上跑省市,下走农户,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了日本新品种板栗,在岫岩的7个乡镇新栽、嫁接板栗7万亩,获得成功。板栗亩产量增加4倍,增收2000多万元。农民们高兴地说:“咱山上有聚宝盆,园里有摇钱树。”
  营造美丽的花园
  鞍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粉尘排放量大,建花园城市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树立鞍山的新形象,1997年,陈毅菲与同事们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走遍鞍山近郊几十个村屯和所有河流、荒山,绘制环城绿化蓝图,并写出报告提交给市委、市政府。
  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市里采纳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199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鞍山市环城绿化圈实施方案》。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市共绿化村屯18个,绿化道路13万延长米,封山育林7412亩,造林5920亩,绿化河流4.8万延长米。现在,环城绿化圈已初具规模,当初鞍山人梦中的那座花团锦簇的城市已展示在世人面前。陈毅菲的绿色梦终于实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