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关于少年作者的希望与忧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0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艺点评

  关于少年作者的希望与忧虑
  仲言
  九十年代初,当少年作者的作品凤毛麟角地出现时,人们没有预料到这一现象在十年之间的惊人变化。近年来,少年作者的作品成了图书市场上不断升温的热点,他们的作品更以其品种之多、印量之大成为当前出版领域众目聚焦的话题。
  这些作者大都出生于八十年代,有的已上大学、有的在读中学,少年才情勃然而兴。对于这种方兴未艾的少年作者写作现象,有人称“文学已进入小男生、小女生的时代”。
  少年们从自己的身边事写起,以清新稚嫩的目光审视世界,描绘了他们所看到的现代社会的整体形象,是令人欣喜的地方。文学,本来就是人类各年龄群体的共同事业,我们应该高兴地看到少年群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社会发出了初试啼声。少年对文学的参与不仅丰富着文学整体结构,而且通过少年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文学培养着新的创作和阅读群体,影响并形成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少年,事关未来,就必然事关国家,事关人类社会。我们应该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来关心少年作者这一现象。
  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某些出版社对于少年作者竭泽而渔式的过度开发和过分利用。他们在少年作者作品之外,娴熟地制造着炒作的“卖点”和“热点”。对叛逆式的“坏孩子”不负责任的推崇,应和着少年心理特定发展阶段最敏感而脆弱的一环;对少年“留洋”经历的传奇性渲染,牵动着在现行教育体制内成长的孩子们虚幻的“哈佛梦”、“剑桥梦”;对少年官司纠葛的倾心描绘,勾引着在肃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内勤奋努力的学生们的好奇……出版市场的诸多畅销关键环节,都被准确地运用。这些运作者知道塑造“传奇偶像”对于特定消费群体的致命药效,一系列经过润色包装的少年传奇经历经由看似盲目实则狠、准的市场运作之手,经由待机而发的各种传媒之口传扬四方。于是一系列“少年传奇英雄梦”,比“品牌”、“商标”更灵活机动、更无药可救地击中了寻梦已久的少年和少年们的家长。于是,数家出版社同时连续推出某一个少年作者作品的情况就出现了。文学以外的因素被出版商家堂皇显豁地提到了最抢眼的位置。有识之士认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写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学业在身的少年作者。在市场饥渴难耐的催促之下,在短时间内一个少年作者连续拿出数本书来的现象令人担忧。与巨大经济效益相关的出版业,也是与巨大社会效益紧密相关的责任事业,这一事业需要对无数广大的少年读者负责,更需要对少年作者的健康成长负责。西方有良知的经济理论家认为,任何瞄准人性弱点的生产和消费都带有无耻的性质,何况瞄准的市场猎物是关系到未来的一代少年?!
  据说有的出版社正准备在低龄的小学生身上做文章,你推出八岁作者的作品,我就推出六岁作者的作品,大有在出版界展开一场发掘“写作神童”的竞赛。我们的出版界,应该如同一切社会组织机构一样,以积极、有效、健康的社会化服务,使社会朝着更文明、更健全的方向发展,让我们来关心、珍惜少年这一文学资源,让出版行业为一代新人的成长提供通畅、健康的渠道,并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帮助和引导少年作家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