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感谢黄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19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感谢黄州
  四平
  如果不是“东坡赤壁”的吸引,我们肯定下不了决心:用仅有的一天空闲时间,冒雨从武汉赶到六十多公里外的黄州。
  车出市区东行,满眼尽是烟雨中的田野、村舍组成的鄂东风光,不时见白鹭在稻田间飞起落下,心里便觉得自己走出了城市的重围,获得了身心的许多解脱,视野、心胸顿觉开阔起来。
  湖北人实在聪明,不知什么时候把魏、蜀、吴三国大战场的赤壁,同东坡先生谪居黄州写前后《赤壁赋》的地方,分为“武赤壁”与“文赤壁”,这样一来,把多年对赤壁在何处的许多争议都平息了,也使曾经的诸多误会变得有趣,变成一种文化景观。黄州当之无愧拥有了自己的东坡赤壁,有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品牌”。这种情形,像东坡先生这样的天纵之才,肯定没有料到,因为他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多,九百多年来,这里就一直吸引着无数敬慕的眼光,牵引着许多虔诚的心。一个普通的地方因此富有了文化含量,显得不同寻常。
  假如没有东坡先生,黄州至今可能仍是少人知晓的小城,它会同千里长江两岸众多的小城镇一样,悄悄地存在。可是,近千年来,一直有人不顾交通不便,水阔浪急,不断从四面八方走来,到这里倾听东坡先生听过的江涛声,感受大江东去的气势;或漫步田野,遥想先生当年耕作、行吟的情景。涛声、翠竹、树影、明月,这里的自然情景、生活情态,都可以在东坡先生的诗文中看到,但人们更愿意在一番跋涉、一阵奔忙之后,走入这真切的诗境,让悠悠岁月、渺渺空际,都浓缩在黄州的明月清风里,浓缩在田中小径上。
  在无数关注的目光里,众多历史人物的身影,出现在黄州。
  诗人陆游来了,他怀着景仰之情,从遥远的下游溯水而上,感慨万千地留下了“江声不尽英雄恨,天地无私草木秋”的名句,发出了对人生、历史与自然深思后的浩叹;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王世贞来了,他的“词源终古大江声”,足以点醒我们,东坡先生的诗词,将如浩荡江水一样流响不绝。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黄兴……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和地位,不同信仰与志向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涉足黄州,更说明东坡先生的人格、文品都具有长盛不衰的光彩和魅力。
  黄州有幸,她曾在杜牧的诗文中出现;她更以当年的僻静,接纳了落难的苏东坡,又以她淳厚的民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这位名贯千秋的文化巨擘。
  仿佛走过了漫长的风雨岁月,在细雨中,我们走进了“东坡赤壁”,走近了东坡先生。赤壁山下,一排崭新的徽式建筑,成为赤壁公园最新的区域,它们醒目的飞檐白墙,显得精致雅洁,透出清新灵动之气,不仅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其中,更让游者感觉到黄州人是那么看重东坡先生,珍惜自己独有的文化财富。仰望翠竹间东坡先生的塑像,觉得这就是诗人凝视长江的模样,是他在田野间关注收成时的神情,或是他感悟人生时的情态,专注里有着超迈的神韵,飘逸间不失诚恳与真挚。
  “惟楚有才”,向来是楚地人引以为荣的壮语。但是,他们又能真诚地推崇一位外乡人,一方面确实说明东坡先生的才华与众不同,同时又证明当地人精明有眼光,而不是盲目地自矜。
  没有黄州,也许就没有东坡先生劫后的安然静养;没有黄州,中国文化史上最具人情味、最精妙的一页就不可能出现。
  “乌台诗案”的牵涉,几乎死去的苏东坡没有了往日的朋友,他带着一种心的伤痛与悲凉来到孤寂荒僻的江边小镇。他没有想到,这里的人没有势利地冷落这个被贬者,没有落井下石地唾弃他,地方官的诚恳相待,邻居的和睦相处,使他获得了重新开始的精神动力。这是东坡先生的幸运。远离了卑鄙文人的嫉恨与中伤,远离了官场的倾轧争斗,他得到了精神的放松。这种劫后的恢复,虽说与东坡先生达观、开朗的天性有关,更与黄州人的真诚、淳朴分不开,同他们尊敬文化人的风气有关。邻居喜欢他的幽默、随和,朋友钦敬他的才气、人品,官员佩服他的学识、气质。在他身上,不同的人从各自角度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并以共同的真诚来容纳和亲近他。
  近在眼前的浩浩长江,奔流不息的浪涛,激发了东坡先生的生命热情,启发了他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刻反思。这里的山水、田园,令他耳目一新、兴味盎然;这里的烟雨、清风,都在触发他的文思,并帮助他进入真正意义的全面成熟和升华,从而获得了脱去苦涩后的甘润、消释了甜腻后的醇厚。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说:“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四年多的黄州生活,成为东坡先生最辉煌的创作时期,成就之高令世人惊叹:作词66首、诗200多首、赋3篇、文170多篇、书信280多封。正是这样,我们才有幸读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词章,感受到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奔放,更欣赏到了前后《赤壁赋》的美妙绝伦……
漫步在东坡赤壁的亭楼之间,我时时能在细雨中,看见那条迤逦延伸的绿色江堤,仿佛又见东坡先生正身形飘逸,脚步沉稳地行走在一片宽阔、宁静的天地中。在黄州的经历和成就,是东坡先生留给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光泽、最震撼人心的一页,这得益于黄州人的善良、宽容和精明,得益于黄州山水的滋养、润泽和启发,也得益于这片土地所蕴藏的机缘、能量。
  在烟雨中,眼前的许多情形都变得模糊起来,而心中对黄州的感激之情,却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分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