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百步一亭 温馨家园——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文明创建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2
第1版(要闻)
专栏:

  百步一亭 温馨家园
  ——武汉百步亭花园社区文明创建纪事
  本报记者 龚达发
  2000年11月22日下午5时,武汉百步亭花园红外线监控室里,几位客人饶有兴致地观看防盗演习。无意中荧屏上出现这样一幕:一位普通居民弯腰拾起地上的一个烟头,送进附近的垃圾箱。
  “百步亭环境美,百步亭人的行为更美!”大家由衷发出赞叹。
  百步亭是正在建设中的社区,已入住万人,1998年以来做到卫生“三无”:无烟头,无纸屑,无果皮;治安“七个没有”:没有一户被盗,没有丢一辆自行车,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次交通事故,没有一次邻里纠纷,没有一处黄赌毒,没有一名“法轮功”练习者。居民称这里是“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社会学家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德治样板。
  开发商承诺:安全万无一失。社区每个成员都参与管理
  百步亭花园社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北郊,规划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可入住10万人,第一期已征用土地1000亩,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70万平方米,已入住3588户,在武汉已建的住宅新区中规模最大。
  百步亭花园社区的开发商——武汉安居工程发展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抓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抓人文景观建设;在开发建设社区的同时,肩负起社区管理和文明创建的责任。在实践中探索出社区管理的新模式: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文明创建离不开党的领导。武汉安居工程发展公司在进驻百步亭之初,首先成立了公司党委,并由董事长、总经理茅永红担任党委书记;小区启用后,安居公司又在江岸区委的支持下,把住户中的共产党员一个个组织起来,按门栋、小区组建党小组、党支部,成立社区党委。社区党委统一领导社区物业管理和文明创建。
  百步亭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仅自己的建筑工地民工就有1万多人。治安靠得住吗?每个初来的业主都心有疑虑。居民党太生搬来时,看到满院摆放盛开的盆花杜鹃、月季,心里直嘀咕:这么好的花不知能摆几天?可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花一盆未少。他对开发商“安全万无一失”的承诺心服了。
  这里为什么管得如此好?有人说,这里硬件建设好,每个门栋有红外线监控、有保安昼夜巡逻。茅永红说,还不止这些,我们有1万多居民的1万多双眼睛。社区是个小社会,物业公司的人再多也管不过来。最有效的办法是让社区每个成员都参加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
  一位晚报记者对百步亭“三无”、“七个没有”将信将疑,做了一次试验。他停放自行车有意不上锁,并在道路、楼角扔下5个烟头、5团纸巾。一个多小时以后,除个别外大都被清除,自行车也仍在原地。同时,他还亲眼看到一位推车准备出门的青年妇女一手扶车一手拣起他扔下的纸团。
  百步亭小区有许多群众自治组织,权力最大的是全体业主民主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当选业主委员会成员的条件就是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为业主说话。去年,业主委员会就道路维修、小区绿化等问题向开发商、物业公司提交了20多份报告。社区的业主公约、精神文明建设公约这些社区规章,都是业主委员会广泛听取社区成员的意见后制订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业主委员会有权罢免物业管理公司任何一名工作人员,可以修改任何一条规章制度。
  人和气顺。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
  “锣鼓敲得好热闹,百步亭小区实在好……”保洁员甄汉英唱着自编的“湖北大鼓”,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和丈夫都是“老三届”下乡知青,在农村蹉跎了20多个春秋。为了让儿子能顺利上大学,她咬牙买断了在乡镇的工龄,东挪西借在百步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从此,夫妻双双失业,靠拾破烂、拣垃圾艰难度日。丈夫脾气越来越坏,整天借酒浇愁自暴自弃;她自己一度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天傍晚,茅永红发现了在垃圾堆拣菜叶的她。第二天,一个特殊的社区管委会召开。茅永红情绪激动地说,安居乐业是天大的事。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是我们企业的责任,眼看着社区这么多人下岗,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会上决定,由业主委员会摸清社区下岗职工底数;物业公司拿出环卫、家政、保安、后勤、维修等岗位,开发公司拿出20多个商业门面,安置特困下岗职工;开发公司拿出尚未开发的空地无偿给失业人员种花育苗,卖给社区搞绿化。甄汉英被安排到物业公司当了一名保洁员,负责中心花园的卫生,丈夫也在小区做起了临时工。从此,甄汉英恢复了做人的自信,工作起来有使不完的劲。
  一年多时间,社区300多名下岗职工中,先后有近200名安排再就业。此外,开发公司还拿出20万元成立“慈善援助会”、“教育援助会”,专门接济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和他们的子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助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强化社会公德、传统美德、职业道德。每周一上午8时,社区学校的升旗仪式,公司职员、社区居民都自发参加,潜移默化中受到爱祖国、爱社区、爱家庭的教育。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之时,社区中心广场、文化长廊热闹非凡。扇子舞、腰鼓舞、足球赛搞得热火朝天,一直持续到深夜。去年两次“百步亭花园之夜”,参加活动的居民达8000多人次,几乎个个献艺。健康的文体活动不仅陶冶了居民性情,还增强了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有人抱怨,现在群众对政治不热心,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而在百步亭,居民从现实生活中深感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确,从心底拥护党。不久前,几名业主发现个别“法轮功”痴迷者到社区散发反动宣传品,立即制止:“不许你们搅乱我们社区的安宁!”事后他们主动向业主委员会建议,开展万人签名反邪教活动,在全体居民的心中筑起一道预防邪教的“围墙”。
  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更要创造一流的人文环境
  1995年前,百步亭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市政设施空白。政府规划为发展新区以后,因环境太差,市内外几家大公司“七进七出”。正当市政府为难之际,茅永红从海南移师北上,毅然开进百步亭。他坚信,社会主义企业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老百姓造福,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在其中。
  1998年,当第一批业主入住时,安居公司套用别处的做法,将每栋楼前的空地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一楼住户做“自留地”,收入100多万元。但其他业主有意见,一楼养鸡种菜,楼上如何安居?茅永红二话未说,派人挨家挨户退钱收地,赔礼道歉。接着又投资180多万元在空地上种草植树改善环境。这一下里外共损失280万元,却换来了社区绝大多数居民的拥护。
  百步亭社区引入了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合一”宽带多媒体上网,接口通往各家各户。开发商还拿出最好的地段,投巨资进行文化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建设,社区中心的绿化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耗资5000万元;蜿蜒曲折的百米文化长廊、高标准的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令其他地方的居民羡慕不已。此外,开发商加大5倍的投入,将小区的电线、管网全部埋入地下;宁愿少要10%的出房率也要拿出土地搞绿化,小区绿化率达到36%;投资800万元引进市内最好的小学办分校……
这一切,在别的开发商眼里近乎是“傻事”。但就是这些“傻事”,使百步亭花园的开发商赢得了武汉市民的“选票”——货币。百步亭的居民成了开发商的义务宣传员。今年元旦,汉正街个体工商户方长明到百步亭看朋友,正赶上社区文艺汇演。他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即兴表演了几个节目。事后他硬是要朋友帮忙在百步亭花园买了房。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汉正街个体老板争相卖掉别处的房产,纷纷入住百步亭。搞了一辈子建筑的张京炎退休后想买一套房子安度晚年,跑遍武汉三镇,最后相中百步亭,以每平方米960元的价格买了一套安居房。他怎么也算不过账来,找到茅永红讨教,“这不亏本吗?”茅永红没有正面作答,只是希望他对社区管理、建设多提意见。一年以后,在他的宣传下,他的两个女儿以及亲朋好友20多户都成了百步亭的新成员。张京炎也被选为业主委员会主任。
  在武汉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百步亭不仅现房全部售罄,期房也卖到两年以后。
  茅永红多次对记者说:“人,只有生活得像个人样,才会讲文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境界的文明。社会主义的公民应该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但高尚的精神,还需在优美的环境中熏陶,去养成。环境的教化、约束作用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替代的。”
  采访结束,我徜徉在社区文化长廊,陪同的同志告诉我,百步亭原名“白布篷”,因很久以前有人在此扯白布为篷做小生意而得名。后来,文人雅士以为其名太俗,遂改为“百步亭”,寓意“百步一亭,人间仙境”。眼前的百步亭,不知要比古人的梦想好多少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