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严谨而儒雅——读冯远的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2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艺苑撷英

严谨而儒雅
——读冯远的画
邵大箴
  冯远的画是需要细细地看的,也是值得细细地看的。画,需要细看,又值得细看,那就不仅要不浅白,而且还要有看头,耐看,有味道,值得咀嚼,也就是说内容、意思要有深度,表现手段要动人、有魅力。
  八十年代是我国美术发展的激进期。在迅猛、激烈的变革中,冯远不是弄潮儿,也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主义者。他从对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懂得,艺术创新之语是广阔之语。中国画艺术,包括人物画创作,有很大的潜力和多方面的可能性等待人们去发掘。十多年来,他的创作涉及的面很广,题材有历史、宗教、神话和现实诸方面,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歌颂英雄主义的,有描绘劳动者日常生活场面的,也有写古代文人、仕女,含有古意和雅趣的,还有寄情遣兴和表现笔墨情趣的“小品”。冯远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写历史,写现实,作种种艺术探索,均着眼于艺术与社会、与人生的关系,着眼于艺术自身的拓展。他没有急于把自己铸造成一个固定类型的画家。他把主要精力用在探求水墨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广泛可能性上,而探求的重点一是传统水墨语言,特别是线的自由性、灵动性与体面造型的严谨性的有机结合;一是水墨可能的抽象形态。这两方面的探索均有成果,而以前者尤为引人注意。
  冯远的画有哲理性。由于这哲理性出自他的天性与禀赋,是一种自然流露,既见于他作品的题材内容,也见于他的笔墨及其他形式语言。哲理性成为他作品审美内容的一部分,悄悄地灌输给观众。这一点很可贵,因为当前中国画创作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太满足于浅白的表达,不少作者忘记了绘画除了赏心悦目的功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传达观念和意义、影响人们思想与心灵的作用;另一种倾向是令人烦恼的“做”哲理性的倾向。有些作者忘记了绘画的意义、内容应该隐藏在形式之中,隐藏得愈隐蔽愈巧妙愈好。
  冯远力图在中西艺术的交融中推进中国画的革新。他始终以小学生的姿态不断地向民族传统求教,同时又以开阔的心胸吸纳外来艺术。他懂得,惟其民族艺术传统悠久深厚,更需获得新生命力,从现实生活中,从外来艺术中。我相信,冯远会锲而不舍地探索再探索。(附图片)
  演奏大提琴的女子(中国画) 冯 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