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布隆迪政变未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3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布隆迪政变未遂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 廖先旺
  4月18日下午3时半,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约40名伞兵迅速占领了国家广播电视台所在地,宣布暂停总统布约亚的职务和暂停现政府、议会的职权。但是这一号召没有引起大的反应,忠于政府的军队不仅迅速占领首都的战略要地,并且很快包围了兵变军人所在的国家广播电视台。政变士兵于两小时后全部投降。
  政变前一天,身为图西族的布隆迪总统布约亚前往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与胡图族的两个反政府游击队负责人谈判,以寻找结束布隆迪多年内战实现和平的道路。政变发生期间,布约亚总统通过电话与国内联络,得到国防部长恩达伊鲁基耶汇报后,又继续与有关各方商谈布隆迪的和平之路。19日下午,布约亚总统已经从加蓬乘飞机回到布琼布拉。
  据介绍,这批未遂政变者是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加昆布兵营里的胡图族军人,另外有军官高等学院大约200多学员也加入了这次行动。布隆迪这场未遂政变发生在布隆迪政府和反政府力量正在和谈之时和邻国刚果(金)暂露和平曙光、大湖地区形势逐渐缓和之际,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与注意。
  布隆迪全国居民中83%是胡图族人,16%是图西族人。现政府和政府军由图西族人占主导,现总统布约亚是图西族。1993年10月,布隆迪爆发内战,由图西族控制的政府和军队与胡图族组成的众多反政府游击队相互征战不已。到目前为止,内战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
  1996年布约亚经过一次不流血政变上台后,于1998年开始在由胡图族人占多数的议会达成与反对党布隆迪民主阵线(胡图族为主)的“伙伴”协议,并任命该党的人士任副总统。经过与布隆迪18个反对党和反政府游击队的长期谈判,去年8月2日,终于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达成了停止布隆迪内战的和平协议。但在最后签字时,几个主要的胡图族反政府游击队始终拒绝签字,他们反对布约亚在三年过渡期担任总统,并且在最近加紧了在布隆迪中部城市袭击政府机构的军事行动,造成近5万平民离家逃难。正因如此,布约亚总统前往利伯维尔与胡图族反政府武装组织保卫民主力量和民族解放力量领导人会谈。双方的主要分歧是:布约亚主张先停火后分配权力,而反政府游击队要求先分配权力再停火。
  这场未遂政变反映了大湖地区部族问题的错综复杂。因为这一地区各国的部族之间都有历史文化联系,在胡图族与图西族间的种族大屠杀发生后,邻国的反政府武装都逃往刚果(金)领土展开反政府的游击战,而各邻国又派出政府军进入刚果(金)或其它邻国进行清剿。此间人士分析,大湖地区各国如实现和平,则可能意味着已经习惯丛林生活的拿枪人在国内政治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少,至少要将部分权力让给文官,而部分反政府游击队的生存与地位可能受到更大的挑战。这也可能是这次布隆迪未遂政变是由政府军内部产生的原因之一。
  布隆迪未遂政变说明,大湖地区和平曙光俨然已现,不过,和平之神却要千呼万唤始出来。
(本报阿比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