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欢乐的乌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09
第2版()
专栏:

欢乐的乌江
黄振祖
号称“天险”的乌江,水流湍急,滩险众多,暗礁密布,有著名的九埝十三峡和长达六十公里的龙门峡。解放以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不整修纤道,不治理滩险暗礁,拉纤船工和船民摔死摔伤,行船触礁遇难等事故不断发生。乌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条恐怖、悲惨的河流。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乌江的航道和纤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整修过的乌江,木帆船从贵州思南到四川涪陵可以畅行无阻,船工船民们生命的危险也消除了。从四川贵州交界的酉阳龚滩到涪陵的六百里航道,轮船也试航成功。从彭水到涪陵,轮船已经常常载着乘客和货物来来往往。
乌江全长一千多公里,经过四川、贵州两省的十六个县。沿岸各地物产丰富。乌江上游,有无数的铜、铅、铁矾土等矿藏;乌江两岸,盛产稻米和玉米;乌江下游四川贵州交界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桐油产地,这里还有丰富的木油、五倍子、药材、漆、蜡、青麻等大宗土、特产品;乌江和长江会合处的涪陵县,有“榨菜之家”的称号。这些丰富的物产大都依靠乌江来运输。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五年五月,从乌江运出的桐油有一万七千九百多吨,木油有三千六百多吨。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五年五月,国家仅经过乌江运给沿岸人民的盐巴就有一万七千多吨。由于船工们开展了劳动竞赛,学习了苏联航运经验,船只载重量提高,航行速度加快,运价比以前降低。现在从酉阳龚滩到涪陵运一吨杂货,运价比过去低一半。在僻远的高山地区——武隆县木根乡,农民们过去有玉米买不到盐巴,或者要花五升玉米才能买到一斤盐巴。现在,盐巴大批运到了高山地区,一升玉米就能买到一斤盐巴。去年,酉阳龚滩货物运价降低了百分之十一点六五,当地农民的土、特产卖上了好价钱,买到的百货、布匹和其他日用品又很便宜。许多农民说:“乌江修好了,我们有东西不愁卖不到钱,有了钱也不愁买不到东西啦!”
过去沿江的船工、船民和农民们缺吃少穿,挨打受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现在不同啦!船工、船民多数人都穿上了新衣服,有的还戴上了手表。涪陵县的木船工人们还在县城外修了两幢新宿舍。工作余暇,他们还常打篮球、看电影,阅读许多种书报杂志,学文化渐渐成了风气。船工们都说:这是从“地狱”走上了“天堂”。年青的工人石玉小,七、八岁时给地主放过牛,十二岁来到乌江给老板拉船。那时候,他过的是光身赤脚的日子。解放以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成了劳动模范,当上了轮船上的引水员。当我访问他的时候,他穿着细卡其海员工人的服装、黄色的皮鞋,满脸笑容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来了,领导我们治好了乌江,我石玉小那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乌江沿岸僻远的山村也起了很大变化。拿离武隆县城八十里地的仙女山为例。过去,这里兽害、水涝接连不断,十年九不收,家家靠挖蕨根和采玉簪花过日子。很多农民不愿意在山里居住,土地改革时,还有十一家农民下山到平坝上种田。在党的领导下,这座山里的农民在一九五三年建立了生产互助组织,成立了打猎队。兽害年年减少,粮食产量比解放以前增加很多。由于国家大力收购山上出产的药材等土、特产品,每家一年都能增加约三十元的副业收入。一九五四年,仙女山一个村庄就卖给国家一万七千多斤余粮。过年的时候,家家还都缝制了新衣服。农民们都说:人民政府成立才短短几年,我们穷山坡就变成富山坡啦!看到这些变化,原来搬下山的农民,有的也回到山上来了。原来仙女山的姑娘们,许多都想在山下找对象。现在,姑娘们看到山上山下都一样有前途,下山的念头一般都打消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乌江两岸将会变得更加富裕和美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