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环境,也是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3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环境,也是生产力
北京市密云县县长 王洪钟
  密云的县情是什么?优美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就这,也值钱!
  密云县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优美的环境变成了巨大的生产力。这是密云县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经验。
  密云,山区占80%。首都主要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坐落在县域中央,水域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10%,水源保护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3,全县人口42.7万,人均耕地不足1亩。长期以来,密云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属全市郊区县下游,经济总量少,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益不佳、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县情,廓清一条“绿山净水富民”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保护水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营造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口号,走上了一条保水与富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突破口
  “绿山净水”的优美环境为发展绿色畜牧业带来了宝贵机遇。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密云有许多优势。一是饲草资源丰富。占全县总面积80%的广阔山场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二是基础稳固。多年来,农民以草食家畜养殖为主,养殖户总数达到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0%。三是环境优越。密云县作为北京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经过近40年的环境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绿色畜牧产品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草食家畜为主,大力推广舍饲育肥养殖技术。以农户为单位,培育发展专业村,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充分发挥养殖龙头大户、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
  去年,县里进行了试点,有效地解决了发展畜牧业的用水问题。从全县情况看,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设施、籽种、创汇、精品、加工、观光等农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快精品果园建设步伐。
  通过一年努力,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25个;培育养殖专业乡镇5个,养殖专业村30个。2000年畜牧业总收入达到7.73亿元。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美丽的自然环境使密云县在发展旅游业上大显身手。全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100多处,自然景区类型26类,人文景观50多类,具有大小景点100多个,旅游资源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以惊险奇著称的司马台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体会到,应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发展旅游业的矛盾,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把生态建设与绿色环保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县旅游业发展迅猛,支柱产业地位已初步形成。
  我们打算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0%以上,全面确立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建成京郊旅游强县。按照这一思路,去年全县引进旅游开发项目15个,投资总额8亿元。全年旅游设施投入完成3.5亿元,推出了密云风光八大游等26项活动,建成民俗旅游专业村10个,发展民俗户1500户,有7000多农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和家庭手工业。全年接待游客454万人次,综合收入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2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