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4
第10版(教育)
专栏: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清华大学校长 王大中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清华大学将于4月29日迎来她的90华诞。清华大学是在20世纪的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是在人民的养育和关怀中壮大起来的,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高等教育成功的见证。
  继承传统 爱国奉献
  在90年的历史中,清华在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曾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过许多贡献,最令清华人骄傲的是遍布各地的10余万名清华校友,他们在国家的各个建设岗位上乃至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赞誉,这是清华为祖国作出的最大贡献。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清华是植根于20世纪中国的清华,爱国与奉献一直是贯穿清华历史的主线。
  闻一多教授面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拍案而起、朱自清教授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大学有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新中国成立后,更有数以万计的清华学生义无反顾地扎根于天南海北。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学生曾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之际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肺腑之言,得到全国青年的响应。在世纪之交,“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在成为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口号。清华90年的历史,是千千万万的清华人用青春、热血和才华绘成的一幅爱国奉献的长卷。
  担当重任 确定目标
  清华大学一直把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并把争取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定在了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际。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人爱国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几年来,通过“211工程”、“九五”计划和“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性学科布局已基本完成,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理念,迎接21世纪新挑战。
  回顾历史,我们会牢牢记住,之所以取得进步,是因为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适应国家两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了江泽民主席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指示;是因为我们树立了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结合清华实际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是因为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面对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对清华北大等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给予重点支持等前所未有的机遇,注重战略,把握大局。
  继往开来 不懈努力
  纪念90周年校庆,是为了在未来做得更好。未来的10年对于清华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正在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具有研究型大学先进水平和特色的新型教学体系;引进优秀拔尖人才,加强校内年青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运行和管理体制;加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开创性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地构筑起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以90周年校庆为新起点,努力奋进。(附图片)
  核技术学家、清华大学现任校长王大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