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清华大学“九五”期间教学科研成果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4-24
第10版(教育)
专栏:

  清华大学“九五”期间教学科研成果扫描
  五年攻坚 五年跨越
  回顾清华大学90年的发展历程,“九五”期间是清华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清华大学各方面的事业取得巨大进展,迈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这些最新的教学、科研成就,反复证明着一个事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正在发扬光大,“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校风正在不断延续。
  教学成就:精心育才,春风化雨
  五年来,按照“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学校先后召开两次全校性教育工作会议,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
  1.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实施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在校本科生由10857人(1995年)增加至12625人(2000年);全校18个工科系实施了本科—硕士统筹培养方案,同时本科学制由5年调整为4年,提高了人才培养层次和办学效益。
  2.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加速研究生教育发展。在校研究生总数由4280人(1995年)增至9063人(2000年),其中博士生2851人,硕士生6212人。
  “九五”期间,共培养博士1318人,硕士6152人,学士13046人。1995年全国研究生院综合评估中清华大学名列首位,1999年和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评选中清华大学分别以11篇和8篇名列全国首位。MBA教育取得长足进展,2000年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清华大学获得总分第一和6项分评第一。
  “九五”期间,综合性学科布局基本完成。
院系设置:现有11个学院44个系,其学科领域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去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在筹建医学院。
  学科设置:目前,共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4个,有博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由64个增加至107个,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由107个增加至139个,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促进了学科的定义与融合,有利于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科研成就:水木清华,致知穷理
  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九五”期间清华科研成就斐然。
  1.科研综合实力有较大增长。
  “九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持续增长,平均年增21.7%,2000年达7.3亿元,雄踞全国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合计75项;获部委级科技奖共469项。获奖总数均居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共申请专利891项,获专项授权共425项,居高校首位。
“九五”期间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其中国内论文总数,EI、ISTP多年保持高校首位,1999年清华大学被SCI收录论文数(光盘版)598篇,网络版748篇。2000年网络版统计为945多篇。
  2.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九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资助金额居高校前列。参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共20项,其中7位教授被聘为973的首席科学家。师资水平显著提高:理学院现有两院院士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长江特聘教授8名。生物系教师总共43人,从海外引进的教师多达23人(占全系教师总数的55%);青年教师中98%具有博士学位。
  3.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
  “九五”后期,围绕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航天、先进制造、环境等高新技术领域,确定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校优势力量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主要有:高速信息网络,全光通信,汉字识别、语言识别技术,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微小卫星、生物芯片、碳纳米管,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大容量电力电子交流输电,清洁煤燃烧、滇池治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