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岁月如火·岁月如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03
第4版(文艺专页)
专栏:·长沙杯·七一之歌

  岁月如火·岁月如歌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观感
  李约拿
  为“庆典”而创作的主旋律电影,在社会的转型期,因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又感到更加难拍。有关革命历史题材的重述,必定要找到与之所处时代情境与社会现实有着深刻联系的叙事策略,并为之寻找到新的表象与修辞。作为以拍领袖题材著称的导演张今标,从他以往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44天》到今天的《毛泽东在一九二五》,都始终遵循这个原则。在这部影片中,他抓住“火”的表象与修辞,“一以贯之”去达到艺术叙述的最终目的,让我们再度回瞻那如火如荼的红色岁月……在建党八十周年“庆典”,在不断总结借鉴拍摄主旋律电影的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方式,完成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化描写,实属难得。
  这部影片里,导演在领袖与群众、历史与个人、客观与主观上更加表现出自觉的沉着与冷静。毛泽东携妻杨开慧、弟毛泽民及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的短短两百天中,他决意回家乡“放火烧荒”,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我们重温了夫妻情、父子情、师生情、同窗情、乡亲情……从毛泽东通过“吃春饭”挑选出建党对象——“韶山五杰”的过程里,我们看到了青年毛泽东的睿智,此举不但成为基层建党的历史经验,同时也为他日后终成大器初露端倪。
  这部影片,不再过于着眼阶级斗争,而是将笔触落到用先进的文化与思想去唤醒封闭、处于蛮荒、愚昧状态的韶山农民,用办“农民夜校”来启迪民智,进行文化启蒙,这对中国历史更有深沉叩问!全剧为此设置一些互为因果的重要情节:办农民夜校、妇女进祠堂、赴“鸿门宴”、大旱时节、农民反抗劣绅平粜开仓放粮的觉醒壮举。而将农民暴动打团防局的场面,不实写,放在了后景,化为意念中的画面,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以青年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长沙》吟颂歌唱于火红的岁月时空,令人荡气回肠,既成为毛泽东一九二五的内心独白,又为从“今日无诗”到“诗言大志”,遥相呼应。与此同时,开篇的“送葬”——“以人祭狗”到终篇的“打狗吃肉”,可见“启迪民智”的重要性。
  影片在观赏性上作了一些努力,如民俗、民风的奇观化展示:“祭火”、“送葬”、“吃春饭”、“游垅”、“耍龙祈雨”以及独有的“韶乐”、花鼓调民歌、长沙方言的铺张渲染,它们满足了当代观众对于地域性文化观赏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并未将影片完全作为“历史教科书”来写作,而是在历史话语中,以一种充满感性的力度去完成对于历史主体的呼唤。青年毛泽东开篇的唱山歌、舞龙,毛泽东“入乡随俗”勾掉债款烧借条,与六哥的“阴间讨债”形成鲜明内在冲突;兄弟间产生争执,毛泽民顺便将毛泽东的洗脚水倒入自己的洗脚盆端走……这些细节都让人过目难忘。毛泽东在影片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合法斗争的策略运用,一如请成团总题写夜校牌,将“鸿门宴”变成“群英会”,化“抢”为“请龙王爷帮忙”,青年毛泽东的大智大勇可见一斑。
  当然,影片只能逼近历史本来面目,而又毕竟不能把它作历史看待。《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人生的感喟与体悟,在我们与历史的对话中,在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中,让观众感到一种满足,把影片看成是一种现代读解。由此观之,影片不失为顺应时代要求的精品佳作。(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