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阅读
  • 0回复

从历史到史诗——看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03
第4版(文艺专页)
专栏:·长沙杯·七一之歌

  从历史到史诗
  ——看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路海波
  历史是一门科学,史诗则是艺术。由此,银幕上的历史也就不简单是历史,特别是有关革命领袖题材的电影,它理应具有史诗的品格。而史诗自身的品格是,它是有关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英雄成长的故事,英雄具有鲜活的典型性格,其经历的事件须有一定的规模,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应具有某种百科全书般的气度。情节和事件绝对以事实为依据,但也可以糅进一定的虚构成分,总之要有客观的权威性。以此观之,潇湘电影制片厂最近推出的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堪称一部史诗性的电影。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揭示了一段为许多人所忽略的历史。1925年毛泽东在湖南养病的二百多天,是他的思想产生重大飞跃的一段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深入家乡农村,亲眼目睹了广大农民的疾苦,物色苦大仇深的积极分子,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与土豪劣绅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并建立了中国农村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基层支部,为他后来逐渐形成并最终明确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的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毛泽东在一九二五》不仅用丰富的电影艺术形式重现了革命历史,而且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段历史与毛泽东思想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
  电影作为虚构性叙事艺术形式,绝不能绕过革命历史题材本身所要求的历史真实。可是历史又不能百分之百地提供电影叙事所要求的戏剧性,包括戏剧冲突和典型细节。而缺乏这些因素,人物形象就不可能立起来,影片也就不可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观赏效果。《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在这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历史真实与适度虚构的矛盾,观众对银幕上展示的这段历史比较能够认同。而这样的认同又得益于影片中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艺术家在利用电影影像元素造成影片特有的影调氛围、视觉、心理节奏和感官效果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该片的开头可谓新颖别致又入情入理:病中的毛泽东跳入冰冷的湘江水游泳的场面,是编导利用观众熟悉毛泽东酷爱游泳的习惯,以及熟悉毛泽东喜欢用近乎严酷的方式锻炼体肤和意志迎接有朝一日天降大任的雄心壮志而设计的典型动作。这也给影片奠定了一个自然朴实但又小中见大的叙事基调,并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扎实和亲切。同样,杨开慧的书生气和比较外露的个性,钟志申的急躁和好饮;毛泽东的较真和执拗,毛福轩的沉稳,这些人物个性各具特色,使人物显得极其真实。即使是毛泽东,影片也没有表现他先知先觉,而是细微地展示了他善于集中别人智慧的过人之处,表现了他潜在的领袖气质。比如影片中对付成胥生的“鸿门宴”和截船平粜粮食等几场戏,基本上都采用毛泽东聆听“五杰”的各抒己见和争论在前,支持正确意见在后的描写方法,表现毛泽东善于吸收别人的正确意见而绝不越俎代庖的领袖风范和民主作风。有场戏是钟志申提出假借祭龙王求雨的方式聚集民众截成胥生的粮船,平粜灾粮,一些党员因此批评钟志申是闹封建迷信,但毛泽东却支持钟志申的意见,并终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说是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当杨开慧和毛福轩看不惯钟志申酗酒和庞叔侃的高傲时,毛泽东则耐心开导说,不要看他们的表面而要看本质。事实证明毛泽东非常善于识人,他亲手培养的这几个农民党员后来成了著名的“韶山革命五杰”。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整部影片始终保持了一种以火焰的红色为基调的热烈的快节奏。这不仅表现在采用红色为画面的具体色调,更以毛泽东与“韶山五杰”的内在性格与精神气质,敌我双方戏剧冲突的激烈程度,影片的时代氛围等,来体现那是一个火红的革命年代。而电影艺术家在银幕上谱就的这部史诗,足以使我们对那个火红的年代铭记于心。(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