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长白林海写春秋——武警吉林森林总队保护森林资源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05
第1版(要闻)
专栏:

  长白林海写春秋
———武警吉林森林总队保护森林资源纪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吴天智新华社记者李清华新华社通讯员赵友国
长白山,美丽神奇的山。作为一座天然绿色屏障,它被当地各族群众视为神山圣地。担负着长白山300万公顷国家森林保护区防火灭火和吉林省航空机降灭火任务的武警吉林森林总队官兵,日日夜夜警惕地守护着这座绿色宝库,创造出了连续20余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成就,被人们誉为长白林海“守护神”。
  用热血生命降伏森林“火魔”
  长白山原始森林,因有密集的珍稀动植物,被科学家誉为“天然博物馆”、“物种贮存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作为地球上很少遭到人类破坏的原始生态保留地而列入世界生态保护网。
  然而,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近年来长白山区连续出现高森林火险天气,林区火情频繁发生。为保护原始森林,武警吉林森林总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人力、机降、装甲分队三位一体的“地空两线”灭火力量,哪里出现山火,哪里就有官兵舍生忘死的身影。
  1997年5月21日,青沟子林场70万公顷的樟子松人工林发生火情,如不及时扑灭,整片林区将毁于一旦。而离这里最近的部队,摩托化行军也要3个小时才能赶到。森警机降大队接到扑火命令,迅速派33名官兵乘直升机向火场飞去。
  20分钟后,灭火官兵到达火场上空。俯视火场,只见层峦叠嶂、林密树高、浓烟滚滚,无处实施机降。情急之中,俯卧在机窗口的教导员张忠国突然发现林子里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空地,但地上的两棵大树使飞机无法着陆。为赢得时间,他不顾风大,率先紧急索降,指挥随后落地的战士伐倒了影响飞机降落的大树。机降官兵终于在火区没有形成树冠火之前压住了火势,与后续部队一起扑灭了林火,避免了一场重大火灾,受到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长白山毗邻中俄、中朝边境,为保证内火不出境、外火不入境,武警吉林森林总队广大官兵不惜献出鲜血与生命,一次次地与“火魔”进行较量。
  “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珲春,是中、俄、朝三国交界处。1997年11月7日,俄罗斯森林大火沿着12公里长的火线向我国境内快速推进。一场以森警部队为突击队、军警民携手扑火的战斗打响了。
  边境林带,烟火弥漫。大火借助强劲的海风,以极强的势头扑向林海。熊熊烈焰烤得战士嗓子哑了,眉毛焦了,衣服着了,但没有一人下火线。7天7夜,森警官兵扑灭火头20多个,开辟防火隔离带18公里。扑火中,20多名官兵被大火烧伤、烤伤。就这样,他们成功地阻止了外火入境,避免了长白山林海一场劫难。
  据统计,自1979年以来,武警吉林森林总队共扑灭大小林火1500余次,当日扑灭率达到了99%,与1979年以前的20年相比,直接减少经济损失28亿元。
  靠赤胆真情守护茫茫林海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发生的森林火灾,97%是人为火源引发的。控制人为火源,是森林防火的关键。20多年来,武警吉林森林总队官兵在长白山林海设卡、巡护、搜山,清查非法入山人员,没收引火物品17万余件,打击各种不法分子5000余人次。
  林区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带来大量野外用火,严重威胁着森林安全。
每年春、秋森林防火期,森林执勤官兵便深入到长白山林区偏远村屯、路口要道,设立永久性宣传碑,悬挂警示牌。在密密森林里,森警官兵用砍刀劈出通道,踏查山林地形,清理林内流动人口,制止非法用火,宣传《森林防火法》和防火灭火知识。大家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口面包干粮,坚持长年不懈地进行林海巡护宣传检查。
  长白山国家重点保护区内有100多座坟墓。每到清明时节,不少人来这里上坟烧纸祭祀。松江河林区有位叫马振林的老人,儿子在一次扑救森林大火中牺牲。每年清明节,老人总要上坟烧纸祭奠。为说服老人改变祭奠方式,士官杜伟一次次地找老人谈心,还特意为老人牺牲的儿子写了一篇祭文,并扎了一个花圈送到坟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被真情打动的马振林老人不但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还当了义务防火宣传员。
  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生长着1500多种野生动物和2540余种野生植物,在这块犹如四季长卷的土地上,人们可以欣赏到亚热带至北极距离上的所有植物种类。可是,这些珍奇的林木植被和珍稀动物,竟成了利欲熏心者盗伐、盗采、非法猎取的目标。
  一个绰号为“山猫”的盲流子多年在林中狩猎,因其行踪诡秘,执法人员多次抓捕未获。
  一个风雪弥漫的黄昏,中队长崔传义接到命令带领11名战士,把隐蔽在林中地窨子里的“山猫”包围起来。“山猫”负隅顽抗,一枪打飞了一名战士的大檐帽。森警官兵发起政治攻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对峙周旋,“山猫”终于走出地窨子缴械投降。
  长白山林区生长着松鼠蘑、猴头蘑等大量珍贵菌种。菌类和森林有着天然的共生关系,菌类的枯竭,必然带来森林的消亡。为阻止非法采集者进入山林,森警官兵深入林区腹地,苦口婆心地向当地山民宣传保护菌类资源的意义,采取坚决措施制止非法采集。
  以青春年华谱写奉献乐章
  在长白山国家森林保护区高山之巅,有52座瞭望台。每年春秋防火季节,年轻的森警战士三人一个瞭望台,驻扎在电视看不上、收音机收不着的深山老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测报火情的任务。
  瞭望台也叫望火楼。起初的瞭望台,是在山巅大树杈上用几块木板搭成的,远远望去就像飘摇的鸟巢。刮风下雨,瞭望兵的生命犹如处于波浪里的小舟一般。
  一次,搭在树杈上的瞭望台,被大风吹散了架,瞬时台上的瞭望兵便从20多米高的树上摔了下来。敦化林区山顶上,瞭望兵独世明和战友们在一棵20多米高的大树上执勤。为防不测,他们上哨时用背包带将自己捆在树杈上,脸和手被风吹得裂出无数个小血口。
  瞭望台恶劣的工作环境,使许多战士患上了角膜炎、关节炎、胃炎等疾病。当兵3年的瞭望兵李勇军,6个防火期600多天坚守在瞭望台。由于长年风餐露宿,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在一个防火期,他服下的安痛定药剂达600多支,仍坚持在瞭望台上执勤。
  在艰苦的环境中,瞭望兵们还随时会受到野兽袭击。一次,208号瞭望台新战士田鹏下山背水,突然发现一只大狗熊向自己走来。他拔腿就跑,黑瞎子紧追不舍。他一口气攀登上20多米高的瞭望台,前来救援的官兵对空鸣枪,才把这个庞大凶猛的家伙赶跑。
  几年前,在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林区52个瞭望点建起了铁架瞭望台。但铁制瞭望台由于受磁场干扰,测定火警、火情的指北针容易产生偏差。身患重病的白河大队大队长安国善,拖着沉重的病躯,结合多年护林经验反复实验,研制出了脱离磁针的“林火方位测定仪”。1988年5月,瞭望台哨兵利用“林火方位测定仪”预报的图们江以东邻国境内森林大火方位、坐标、火力规模和发展势态,均与国家卫星监测数据完全吻合,而且比卫星预报提前了5分钟。长白山52座瞭望台提供的森林火情预报准确率达到了100%。
  20多年来,武警吉林森林总队一代代森林卫士,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精神,为护卫长白山绿色长城奉献青春年华,谱写出了一曲曲无怨无悔的乐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