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农庄换新颜——意大利南方纪行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05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农庄换新颜
  ——意大利南方纪行之一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罗晋标
  意大利虽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一,但在其国内一直存在北方发达、南方落后的不平衡状况。为缩小南北差距,意大利政府多年来实行优先发展南方经济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的意大利南方究竟有何变化?应意大利“新建议基金会”主席格雷科律师之邀,记者来到了意大利南方著名的落后地区之一——普里亚大区,参观访问了这里的农村和工厂。普里亚人在政府的支持下不甘落后,奋发图强,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克里斯皮阿诺是一个只有1.3万多人口的山区村镇,面积1.1175万公顷,其中山地5514公顷,林地4961公顷。这里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就在城边上,距飞机场也不过25公里。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农牧业为主,素有“百家农庄城”的美称。普里亚地区的农庄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马塞里亚”,其来历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本系地主庄园,后逐渐发展成集农民生产与生活为一体的农业基本组织形式。在镇农业局长弗拉萨尼托陪同下,记者来到了大公山农庄,一座古堡式的建筑便是农庄办公室和住所,庄主阿尔多·卡塞塞先生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农庄的发展史。
  大公山农庄由马尔蒂纳大公德桑格罗建于15世纪,1968年,阿尔多兄妹三人花10亿里拉合伙买下。30多年来,他们辛勤工作,每年投资10亿至15亿里拉,农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农庄有固定职工53人,农忙季节最多时用工上百人,主要经营橄榄园、养鸡场和奶酪作坊,年营业额100多亿里拉,年成好时年纯收入可达营业额的25%。农庄生产实现了高度现代化,有拖拉机8台,运输汽车4辆,橄榄收获机两台。
  农庄总面积400公顷,橄榄园占去了整整一半,植有3.3万棵橄榄树,其中两万棵是260多岁的老树,树干直径1米多,枝叶依然非常茂盛。每年分3次收获橄榄,就地加工成橄榄油。橄榄油是意大利人不可少的优选食用油,仅橄榄油一项,农庄年营业额即达50亿里拉。
  农庄自动化养鸡场饲养着10万只蛋鸡。6栋长六七十米、宽12米的鸡棚整齐地排成一大片,建设中的第七栋即将完工,届时蛋鸡总量可扩大到12万只。在这里,从孵化小鸡到调节空气、保持恒温湿度、传送饲料和水、收取鸡蛋和分类包装以及处理鸡粪等,全是自动化管理,就连鸡生病都会自动报警。这么大的养鸡场,只有三四个工人管理,每天产8万—9万只蛋,年营业额40亿里拉。
  农庄还饲养了200头母牛、100头奶牛、600只绵羊和山羊。有两间自动挤奶室,分别可供10头奶牛和10只奶羊同时使用。另还有一个奶酪作坊,工人每天凌晨三四时开始制作奶酪和黄油。所产奶酪有25个品种,制作时间短的只需10天,长的则要1年左右。每天这里加工2500公斤牛奶、600公斤羊奶,大体上10%—25%制成奶酪。农庄的奶制品属生态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庄主告诉记者,政府以无息贷款的方式对农庄的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按照政府的农业政策,农庄一直按地交税,但从明年起,将像工业一样交税,各种税收合计每月大概缴1200万—1300万里拉。庄主十分自豪地强调:“农庄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努力,我们兄妹赚了钱就投资,每年把95%的收入作为再投资,因此,才有了农庄的今天。”庄主对农庄未来的发展已做出富于远见的安排。他重视吸收有知识的年青人到庄内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后代继承父业:大学信息专业毕业的长子在负责农庄的信息化管理,大学政治系毕业的次子在管理农庄的橄榄油生产,一个侄子尚在大学法律系学习,将来也要成为农庄的律师。庄主说:“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报罗马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