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历史的淬火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1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历史的淬火者
丁道希
日内瓦的秋叶;未名湖畔的菊花;保安城的秧歌;中南海的绿波……数十年日月更迭,几万里风云变幻:一个伟大的东方哲人和一个令人尊敬的西方记者,倾心相交,铸就了一段历史;以诚相待,超越了时空的藩篱。电影新作《毛泽东与斯诺》(导演:宋江波、王学新)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的交流和交流的历史。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少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心目中,也是被“妖魔化”的,他们被认为是“共产共妻”,他们被称之为“匪”,被悬赏捉拿。所以当埃德加·斯诺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到苏区,并将苏区真实情况如实的反映出来,写出了《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着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正义事业方为世人所知,这是斯诺功不可没令人钦佩的地方。
  影片记述斯诺一到保安,看到吴老四反映群众意见及毛泽东的处理方式,讲述他对彭德怀部队的采访,他看到襟怀宽阔、一心造福人民的毛泽东,看到六位领导人煮三只猪蹄吃……风丝雨片,几个画面;雪泥鸿爪,几件小事,使得斯诺对共产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同时使观众深深为之感动。我以为影片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它描述了两个不同国家,两个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的友谊,而这种叙述采用的是人际关系之间构建起超越时空的历史叙事语境,令我们感到中美人民的友谊之可贵,中美之间互相理解和交流之艰难和必要。
  艺术地再现历史,艺术家必须是历史的淬火者,而不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充当历史碑文的镌刻者。影片《毛泽东与斯诺》再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却没有用庞大杂芜的历史事件去淹没情感和审美情趣。可以说,创作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用宏大构架和浓缩叙事相结合的范本。
  影片所叙述的历史事件,基本上选择了四大板块;斯诺首次到解放区(保安,1936年),斯诺第二次到解放区(延安,1939年),斯诺第一次到北京(1960年),斯诺第三次到北京(1970年)。而在这四个板块之间,穿插着在北平的斯诺及夫人海伦;在瑞士的斯诺和夫人诺伊斯以及子女。在这四个板块里毛泽东与斯诺的戏表现得非常生动,令人难忘。这是由于艺术家们并不只是交待历史事件,而是更着重于探索人物各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探索各自的心灵的,具有哲理层次的语境。当斯诺由初到保安有所保留,到逐渐了解了共产党人是在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类的自由而打击法西斯的;斯诺以其全部热情来讴歌这些可爱的战士。但他看见解放区的“毛病”、挑起刺来却不讲情面。毛泽东称他为“帮了大忙的朋友”,是他第一个将共产党解放区介绍到世界,但他却坚拒解放后周恩来给他八千元稿酬。他死后将一部分骨灰葬在未名湖畔,生前却拒绝去北戴河休养的邀请。这就是斯诺,这就是“诤友”。这些都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比之斯诺,保安和延安时的毛泽东更为生动,有些笔触令人动容泪下,有的地方又使人感到人民领袖的平易可亲。像小战士临死前想见见毛主席;出人意外的是毛泽东毫不犹豫、想都不想就大喊一声“备马!”跃马便直奔医院,不少人看到这儿眼眶都红了。一声“备马!”显得那么“突然”,但又如此自然。我想,导演在这儿如果不是处理得如此急促,节奏如果再稍慢一点儿,也许就达不到这种催人泪下的效果了。再如毛泽东看见宋庆龄女士送来了大批的书,他顾不得与斯诺的谈话,头也不抬的要他们另改时间,旁若无人地一屁股坐在书堆上翻看起来;再如他终于下决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人谈他的身世的那种神情;都令人观后难以忘怀,演员王霙同志的表演也日臻成熟完善。
  毛泽东与斯诺的友谊,这段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将永世流传。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也将永远不会因某些人和集团的一时短见而夭折。正如影片中毛泽东说的:“现在看的大问题,放到未来看就成了小问题。”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纵深感!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