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变“两张皮”为“一条心”武安探索农村“一制三化”新体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3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变“两张皮”为“一条心”
武安探索农村“一制三化”新体制
本报石家庄5月12日电记者何伟报道:实行民选村主任后,村支书该如何工作?民选村主任该如何行使自主权?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究竟该谁说了算?河北武安市探索出一套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新体制,较好地解决了眼下农村“两委”“两张皮”现象。
  去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使一批素质高、富有朝气的中青年农民走上村主任岗位。一些地方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党支部专权,支书一人说了算,忽视村委会的地位;另一种是村主任自恃是民选的“当家人”,一上任就急于争“老大”,争屋子、章子、账本子。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武安市委制定并实施了农村“两委”“一制三化”管理办法,“一制”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明确了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并接受支部监督。“三化”即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支部工作规范化,是从工作职责、方式等方面对支部进行规范,防止包办代替村委会。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的地位、职责和作用。民主监督程序化,将村务公开、民主议政、财务审计等方面工作统一规范。在财务上,实行“村主任审查、村支书审批、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缺一不可。在重大决策上,由党支部每月召集村干部参加联席会,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北大村村主任王小祥告诉记者,以前老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重大事情能做主,很少与支书沟通,结果啥事也不成。“一制三化”后,两委开联席会,加强沟通,群众盼了多年的饮水工程很快上马了。
  “一制三化”使“两委”班子加强了团结,村支书和村主任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