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警惕!以“艺术”的名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3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警惕!以“艺术”的名义
晨笛
  凡行“残害生命”的不义之举,总得先弄个名分。于是,对别国的“轰炸”,名曰:“维护人权”;叫别人去“自焚”,名曰:“功德圆满”。
  如今,“残害生命”的又一“新”举,以“现代艺术”之名悄然出现在我们的社会。当着小学生的面,渲染着将羊杀死、剥皮,将鹦鹉活活摔死;将女死尸、死婴头与兔身和鸟翅缝合一体;将一千只雏鸡活活“吻”死;钻进剖开的牛肚经缝合后让人挥刀破肚,“艺术家”从牛肚里赤身裸体而出;将人油倒入河中或注入死婴的口中;还有吞噬死婴、烙皮、植皮、剥皮、枪击肉身、与死尸同眠,等等……凡此种种,这些所谓的“艺术家”,在艺术实验的幌子下,以血腥与残怪为能事,令业内同行目瞪口呆。其开“现代艺术”之新界的自我标榜,更使尚在发育生长中的中国现代艺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玩”死尸的所谓“现代艺术”,宣称“吃死婴”仅“是很普通的一顿饭”,说从化学的角度看,那不就是碳水化合物吗;他们为“展死尸”辩护,“人体标本能够为科学所利用,为什么不能提供给艺术利用”。仅用艺术界的“另类”、“精神病患者”和与“西方接轨”的“低能儿”的托辞,并不能掩盖其践踏道德、亵渎人性的行径。他们不惜“指鹿为马”,将反社会、反人性的“丑、恶、乱、怪”立为“法则”,将其视为“史无前例的人类新精神”,若不是展示其残忍和心态的畸变,不是对历史的无知或为腐朽文化张目,又意欲何为?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鹦鹉学舌”只能落个“迎合”之嫌。若以此比“酷”比“狠”,捞个“现代艺术家”之名分,不过“哗众取宠”之辈;若以此换几个“洋银”,攀争那“荣华富贵”,却泯灭了人性,很不划算;若以此“残害生命”行“摧毁”人民“刻苦耐劳精神”之实,则为国为民所不容。
  “残害生命”,作为人类极不光彩的愚昧与恶习,早已成了历史的耻辱。今天,不管它披着多么“华丽”的盛装,都不可能成为什么“新精神”。而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行为、风尚或精神、文化,一旦堕落至“残害生命”的猖獗之时,正是为新的社会行为、风尚或新的精神、文化抛弃之日。那种把遭到扭曲的“现代艺术”当作“主流”,认为其“已经成为西方人的精神和文化艺术的积累,已经无法根本予以否定”的幼稚论调,只能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无知。对于这种无知,马克思早就驳斥道:“不过就在于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独有的、适应当时物质生产水平的暂时的社会关系,变为永恒的、普遍的、不可动摇的规律,……他们的眼光超不出当前时代的经济界限,因而不懂得这些界限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它们是历史发展造成的,同样它们必然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消灭”。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不因“残害生命”的“现代”腐朽反动精神文化绊住前进的步伐。一切未泯灭血性良知的文艺工作者,应振奋起旺盛的生命活力、崇高的精神力量,投身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洪流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艺术家的光荣称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