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尚兴村的回音——写在李鹏委员长来信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尚兴村的回音
  ——写在李鹏委员长来信后
  本报记者罗昌爱
5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村民们还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又一个喜讯不期而至:“委员长回信啦!”
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兴奋地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百忙中给村民们来信,鼓励他们富而思进,巩固脱贫,实现小康,继续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道路。
尚兴村原来是田阳县那坡镇大石山区里的一个特困村,全村有275户,1390人,90%以上都是壮族。1987年以来,全村先后有225户人家、1135人率先走出大山,来到右江河谷异地开发,建起了新的家园。
1997年3月1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视察尚兴村,肯定了尚兴村农民走出封闭、不甘贫困的精神,鼓励村民们搞好开发,早日摆脱贫困。
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开发粮、蔗、果等种植面积共3350多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在大石山里的15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2238元。村民们家家户户盖起了新瓦房,买回了电视机,200多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今年4月中旬,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利用百色地区10位农民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新闻的机会,特意给李鹏同志捎去一封信,详细汇报了尚兴村4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怀和鼓励。
委员长惦记着乡亲们,很快就回了信。
李鹏在信中写道:“我看到了莫文珍同志的来信,知道你们通过异地开发,实行多种经营,初步实现了脱贫目标,我感到非常欣慰。”他鼓励说:“你们搬迁到新的生活和生产地区的时间还不长,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要巩固脱贫,实现小康,进而实现兴旺发达,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办的事还很多。所以,我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继续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道路。”李鹏还叮嘱村民们在开发中要注意保护好现有土地,保护和培育各种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李鹏同志的回信,给田阳县特别是尚兴村干部群众以极大鼓舞。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说:“委员长给我们来信,既是鼓舞也是动力。‘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尽好村官的责任,把尚兴村建设成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委员长放心。”
尚兴村群众用“干”字来落实李鹏委员长的来信精神。提出“荒地开发到哪里,水柜建设到哪里”,家家户户积极行动,目前动工建设的水柜已超过130多个。甘蔗、芒果是尚兴村主要作物,在委员长来信鼓舞下,村民们不仅全力以赴投入到133公顷芒果和133公顷甘蔗的田间管理工作中,而且还利用农民夜校,请县里和镇上的农业专家前来讲授芒果保花保果和甘蔗科学施肥技术,力争今年夺取大丰收。
村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早日跨进全县小康示范村行列,用实际行动报答党中央的关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