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大自然对我们的警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大自然对我们的警告
白剑峰
五月十一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五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沙尘暴。沙尘暴连年肆虐,令人不得不对我国的环境状况忧心忡忡。
笔者曾到过沙尘的发源地之一——居延海。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历史上曾是西北的浩浩大湖,其水源来自祁连山下的黑河和额济纳河。唐代诗人王维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正是居延海的秀丽风光。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还是水草丰美,牧笛声声。当地居民回忆说,那时骆驼走进去,往往也只听见吃草声,而见不到骆驼,比“风吹草低见牛羊”还要令人神往。而今,居延海已经完全干涸,成了“沙海”,阿拉善高原也成了著名的“沙源地”。
对于生活在沙源地的人们来说,沙尘暴是再平常不过的天气了,他们常年都在沙尘肆虐中煎熬。只有极少数时候,这些沙尘才能千里迢迢飘到北京。虽然去年春天沙尘暴频频出现,但许多人除了惊呼几声之外,尚未意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了何种程度。于是,一位沙源地的干部曾狠着心、流着泪说:“我宁愿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些!”
为什么?因为沙尘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形象图解,是大自然对人类最直接的报复,它可以让更多人领悟到唇亡齿寒的道理。在生态环境的链条上,只要有一环断裂,便会导致一场连环灾难。西部的生态环境一日不改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便一日不会解除。如果几场沙尘暴真能唤醒民众的环境意识,那将是坏事引出的好结果。
我国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依然在恶化。全国大部分河流湖泊污染问题突出,辽河、海河、淮河、滇池、太湖等经过多年的艰苦治理,投资巨大,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企业仍在肆无忌惮地排污;许多城市常年烟尘滚滚,空气质量极差,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毁林毁草,盲目开荒,使本已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沙漠化面积日趋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地方负责同志对我国的环境危机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之后的事情,“先顾肚皮,再顾脸皮;先要温饱,再要环保”;有的认为,发展经济必然要导致环境污染,等到经济发展了,环境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还有的甚至以“维护稳定”为名,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这些认识,都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强调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如果环境污染了,生态破坏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损害了,经济能发展起来吗?
即便是经济一时发展了,又有什么价值?生态环境安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群众能满意、社会能稳定吗?“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为了碧水蓝天,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了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喊一声:是向沙尘暴宣战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