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寻访“下来”的乡镇“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乡镇撤并后的干部分流
  1999年,江苏省开始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截至今年5月上旬,全省乡镇数量由原来的1974个,减少到1414个。乡镇撤并,人员的分流安置受人关注。时至今日,干部分流人员的状况如何?分流后的效果又怎样?前不久,本报记者在江苏常州武进市和溧阳市的一些乡镇进行了采访——
  寻访“下来”的乡镇“官”
本报记者丁玎顾兆农
  “庙”减“僧”多寻出路
  江苏撤并乡镇工作力度颇大。武进市的乡镇从56个调整为30个,溧阳市36个乡镇减少了一半。乡镇数量减少,首先意味着乡“官”的职数少了许多,一批乡镇干部的“饭碗”受到了冲击。
  出路何在?记者在江苏省委组织部了解到,干部分流的渠道如下:把住年龄关,超龄者退居二线;调整一批,优化干部结构;通过民主差额选举,免职、降职一部分;转到企事业单位等。总的原则是保持稳定,各县市因地而宜、因人而宜。
  在武进,一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乡镇调整后该市市管干部分流的去向:市管干部(即副镇长级以上干部)原有430人,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有132人职务发生了变动。其中,原任乡镇党委书记的27人,变动为调研员的5人,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的9人,抽调到工作组(拟安排至市级机关工作)的10人,改任镇长的3人;原任乡镇长的29人,变动为调研员的1人,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的13人,副书记的13人,抽调到工作组的1人,提升为书记的1人……在溧阳,调整前,全市实有乡镇干部736人,领导干部305人;调整后,实有乡镇干部685人,领导干部职数198人。调整中,从实职领导岗位上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有47人,提前离岗62人,领办企业、创办经济实体的5人……数据说明,这次乡镇撤并涉及的干部数量之多、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乡镇干部的分流确实动了真格,一些干部或从实职岗位上退居二线,或由“一把手”调整为“副手”。
  “芝麻官”的心态调整
  乡“官”虽是“芝麻官”,但因为乡镇撤并从原位上“降下来”或“退下来”,心理上能调适过来吗?在武进和溧阳,记者走访了几位“下来”的乡镇干部。
  说起职务变动,原为武进市卜弋镇党委书记、现为镇长的吕卓民坦率地承认,从书记的“一把手”位置上“下来”,“开始真有些想法”。俗话说,“人走茶凉”,这还不算走人呢,就有人不那么“热情”了。回想起来,他说:“谁都有个过程,关键是能放得下,想得开。”如今,他和新来的书记配合得很好。
  周建新原是武进市崔桥乡的乡长,调整后崔桥乡并入横林镇,他任调整后的横林镇党委副书记。正职变副职,他也曾犹豫过,但看到不少干部和他一样,家人也未对他的“降职”施加压力,又想到:不管是乡长还是副书记,职务都是组织上和群众给予的,上也好,下也好,当干部重要的是干事。思想上一解放,他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工作中,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崔桥乡利益的政策,让老百姓看到撤并掉的乡镇不是“没人要的孩子”。
  如果说正职变副职,难在改变能上不能下的陈旧“官念”,那么,从实职上退下来,更难在工作不松懈,把“虚事”做实。在溧阳就有一位在“虚职”务实的干部。他叫闵庚富,原任溧阳市城南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党委副书记。城南乡在区划调整中并入了溧城镇,他也退了下来,成为调研员。没有了实职,也就没有了硬任务,55岁的老闵本可以“倚老养老”,可他的时间表却排得很满当。
  失去了公车的方便,他毫不介意,就骑自行车到垄间田头调研,城南片区2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镇上的竹田桥老电灌站要拆除,影响到3个村2000多亩地的灌溉和农民的耕作。他深入调研提出的科学方案被采纳,解决了城镇开发和水利建设的矛盾。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凭着党性、良心在做实事”,他自己却说得很实在:“歇下来要生病,有点事干干,精神上反倒充实。”
  干部分流后的思考
  干部“下来”了,人心会不会不稳?和许多地方一样,武进市委组织部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忧。但是,乡镇撤并以来,当地没有出现上访和越级上访的现象,干部思想稳定,工作正常开展,没有扯皮的情况。原因何在?
  合理规划、科学撤并是减少震荡的首要条件。江苏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分析说,撤并前乡镇的设置和规划科学合理非常重要,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实力、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等因素。有些地方就因为“弱”吃“强”而引起干部和群众的不满。
  准备充分、工作细致也是促进稳定的重要因素。1999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关于清理裁减全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和由农民负担的各类补贴人员的通知》,各地对现有人员进行了清理。撤并乡镇时,常州市组织各乡镇将人员摸底情况、精简方案等,实行集体讨论并张榜公示,杜绝“暗箱操作”。武进和溧阳对“下来”的干部重点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迅速调整心态,树立“能下”的观念。这些都为乡镇撤并和干部分流作了政策、组织和思想上的准备。
  撤并了乡镇,建设重点明确了,投入相对集中,避免了一些重复建设;乡镇数量大幅减少,电话通讯、公车使用等办公经费节省了,农民的负担也相应减轻;职数大量减少,干部能上也能下了……这些都是乡镇撤并带来的好处。但是,眼下还只能看到部分效应。为了保持稳定,干部分流了,其待遇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有些地方还不得不继续做“加法”,合并后的乡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接近原来的两倍,人员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存在。武进市卜弋镇就因人员增加,只好将旧的办公用房重新使用,一个镇政府3个地方办公。人员没减少,财政负担就没从实质上减轻。看来,要想实现乡镇科学行政管理的目标,还有待机构改革等措施的进一步深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