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过去,出租车城乡分治,如今,却发生了变化——重庆:“神仙”不再打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新闻大奖赛

  过去,出租车城乡分治,如今,却发生了变化——
重庆:“神仙”不再打仗
  本报记者崔佳
  重庆发展出租车起步较早,到80年代中期已具有一定规模。这么多年重庆的出租车行业并没有形成健康发展之势,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1986年,重庆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成立了“社会客运管理处”,负责管理当时7个主城区的出租车,1988年,重庆市交通局也成立了“运输管理处”,负责管理当时的两个远郊区的出租车。从那时起,这两个分属建委口和交通口的部门便开始各自依据本条线上的规定,拉开了划地而治和互相限制对方发展的序幕。
  “神仙打仗,百姓遭殃”。由于两个部门严格圈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经常采取查车、扣车等手段,使得出租车司机不敢越雷池半步,害得乘客也跟着叫苦:从市中心“打的”到机场,到了主城区与郊区交界的地方要换车;有急事要坐出租车到区县,你出得起钱但没人拉你去。出租车企业对此感受更深,重庆互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跃在回忆起前几年的这种状况时说,一个公司的车却分属两个部门管,企业就像个无辜的孩子,在离异的父母中间来回跑。而且两个部门对出租车的管理政策、运营要求、费用收取和违章处理等都不一样。
  出租车管理的混乱状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8月,重庆市将原来的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市社会客运管理处等四个单位的职能合并,组建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全市城乡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行业管理。至此,重庆市出租车行业管理部门终于由两家变成了一家。
  规范管理带来的变化得到了各界的认可。重庆市出租汽车总公司总经理陶兰华说,道路运输管理局成立后,一家发令,统一管理,企业好适应;抓服务,上档次,企业更是欢迎。重庆市行风评议代表、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贺德群说,以前老百姓反映,重庆的“脏、乱、差”都体现在出租车上了,而今年从他们对群众的调查情况看,大家对出租车这个窗口行业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尽管如此,重庆的出租车管理,仍待完善。5月8日,记者参加了重庆市行风评议代表与部分客运企业的座谈会,个体经营者车丽反映,尽管出租车的行业主管部门合成一个了,但目前重庆管出租车的不止一个部门。车丽为记者列了一张现在每辆上路出租车所需办理的各种证件的清单,包括4个部门的7种证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