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构建现代保险企业——访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财经访谈

  构建现代保险企业
——访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
本报记者李丽辉
▲当前金融分业经营十分必要
▲平安3—5年要进世界500强
▲平安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面对国外保险公司的强大挑战,中国保险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市场上发展壮大,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近几年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日记者就构建现代金融保险企业等问题采访了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马明哲。
  记者: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中国可以走国际上正在兴起的混业经营之路,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马明哲: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分业经营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金融企业与西方的金融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后者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专业化经营,而我国金融企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自身的管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还很有限,单个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如果缺乏有效控制,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系统性、全局性的风险。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将有利于金融保险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逐步完善现代金融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监管部门建立完善监管政策,有利于广大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总体上讲,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中国金融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各行业特点不同,分业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记者:平安最近提出3—5年内进入世界500强,请问平安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马明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有一批具有国际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平安提出在3—5年内进入世界500强,是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做出的战略选择。要在3—5年内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我们有几方面的优势条件,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首先是我国保险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和保险意识加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以及保险市场开放都为保险市场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保监会的领导下,平安在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业务规模,目前各项业务都呈现稳健快速增长势头。此外,在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帮助下,经过过去3年的内部调整,公司已经建立起高效的组织体系,公司在人才、产品开发、电脑、销售、客服、投资等方面逐步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将按照国际标准运作,稳健经营、规范经营,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记者:目前许多保险公司都在争取第一家上市,平安有何打算?
  马明哲:通过上市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本,不仅可以增加保险企业实力,改善偿付能力,而且可以促使保险公司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运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许多保险公司走这条发展道路。平安完全符合证监会关于上市保险公司的要求。公司自1993年引入摩根和高盛两大外资股东以来,一直注重风险防范和经营绩效,建立健全严密的内控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运作,已经连续8年聘请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精算师事务所出具财务报告和精算报告,公司财务制度稳健,资产良好,被评为亚洲资产质量最好的金融企业之一。公司赢利水平较高,在亚洲前25名保险公司中,资产回报率列第二名。由于目前还没有保险公司上市,保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平安一直将上市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策略,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希望能早日上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